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论证蒟酱(Piper bambusaelinm)和蒟蒻,(Amorphophallas riuieri Dur),是两种颇负盛名的巴蜀特产:前者蔓生、藤本,果实辛辣,以蜜藏、盐渍调食,味辛香;后者丛生、草本,球茎灰煮成冻,五味烹食味鲜美。并指出二者同属历史名产,但历史意义有所不同:前者作为流通商品,反映了巴蜀资源的早期开发,沟通了西南民族的物资交流,促进了伟大祖国早期统一;后者主要作为食物贮存,增强了人民的抗灾能力,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又指出两者都经历着盛衰,但各有不同的特点:前者受制于胡椒、荜茇的输入与引种,过往盛况至宋即不复存在,它的东山再起,将取决于新用途的开拓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后者则得益于用途的再开拓,于清末民初出现生产高潮,目前为适应社会对于助控保健食品的要求,正在形成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2.
唐《田令》永业田植树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鸿荣 《中国农史》2000,19(3):32-34
  相似文献   
3.
楠木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科中楠木属多种乔木,人们通称之为楠木。但据我国古代文献有关记述所涉及楠木之主产地,以及近期出土四川等地的大批楠木船棺、棺椁的木质和不少赛人、僰人悬棺的楠木木质,我国古人所看重的楠木大抵还是楠木(桢楠、雅楠)亦即学名为Phoebe Zhennan L.WN.这一个种。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枝叶森秀不相碍,若相避然。故又有名‘交让术’”其“干甚雄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围。气甚芳香,纹理细  相似文献   
4.
茶事探源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即“买荼”之荼非“烹茶”之荼说,“买荼”之荼即 苦荼”说以及荼为巴蜀方言汉语音译说。从《僮约》“武阳买荼”之荼,即《尔雅·释木》 、苦荼”之茶论起,由荼之字源,一直考到“茶”的早期正名始出巴人、蜀人的口语,从而进一步认定,我国茶叶文化,当也发于我国古代巴蜀。  相似文献   
5.
王维《相思》绝句中的红豆,其原植物究竟是什么?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蜀中红豆树;有的说是岭南红豆树;有的说是相思子;有的说是海红豆;有的说是泛指红豆树、海红豆、相思子。这些说法何者正确?笔者以为只有对照《相思》来检查有关文献,充分体会“南国”地望,并对汉唐间文人的用词惯例做一番考察,才能求得确切的解答。《相思》中的红豆,其原植物应该最有可能是第一种说法指出的蜀中红豆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或称鄂西红豆树、何氏红豆树。这是红豆树属分布最北的一种。考虑到红豆树的某些近缘种也在“南国”存在,因此要说《相思》里的红豆是红豆树及其近缘种的种子,笔者认为也并无不可。  相似文献   
6.
苏铁植物名实考林鸿荣本文考察了西晋至清代有关文献对于苏铁植物的记述。认为:苏铁植物在我国初名木或(莎)树,属于茎杆高大供人采食淀粉之木本粮食树种。这类苏铁植物分布于狭窄的热带地区,后因资源匮乏,多食有害,转而作为药用本草,为医家所珍视。继之,凤蕉、铁...  相似文献   
7.
隋唐五代在永业田、庄园林木培育,宅旁、庭院植树与山地育林,行道树与护岸林,城镇绿化与墓地植树,竹林培育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业绩,考察隋唐五代林木的培育可以发现它基本上形成了两个发展方向,即侧重实用和侧重观赏的发展方向。这是隋唐五代社会经济文化长足发展的产物,也是林业科技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筇竹征故     
筇竹(Qiongzhuea tu midinoda Hsueh et yi)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竹种,也是我国较早驰名外域的工艺竹种,同时又是我国国宝大熊猫在一些地域的周年采食竹种。不过,我国筇竹的历史,特别是古筇竹的名称演变以及地理分布,至今仍然不为清楚。  相似文献   
9.
林鸿荣 《中国农史》1993,12(1):63-71,63
隋唐五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代,也是我国特用经济林产品开发利用的兴盛时代。本文研究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木本纤维、木本药材、树脂树液以及森林经济昆虫分泌物等类型的特用经济林产品在隋唐五代时期的开发利用,对于深入认识隋唐五代城乡的经济生活,致力理顺特用经济林产品开发利用的源流,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漆树考略     
漆树(Rhus vernicifua stobes)原产我国;是漆树科漆树属一种落乔阔叶乔木。现在主要分布于秦岭、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以及乌蒙山所构成的南北弧形地带。我国利用漆液作墨记事,涂饰食器、祭器、明器、竹木器物、工艺物品以及建筑构件,已有六千多年历史;我国栽培漆树也早在先秦时期即已肇其端倪。本文回顾我国漆树及漆树栽培利用的历史发展,将有助于从一个侧面窥视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也有助于从历史的角度,给漆树林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一些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