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增洋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0-15
安徽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跨越式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双重压力.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分析,以及和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作比较,评价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差异,为安徽省处理区域发展中均衡和非均衡关系及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参数和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空间依赖性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增长行为的非线性.研究发现,空间依赖性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趋同,城市经济增长不仅受自身初始收入水平和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城市的初始收入水平、人口增长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非线性特征随周边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变化而变化,揭示出城市密集区具有投资效率高、人口吸纳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协同、联动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组建城市经济圈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本文试图阐述这种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形成原因及其意义和作用等问题,同时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构筑大武汉经济圈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并提出其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研究主要关注增长效应,还没有研究涉及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本文利用转移份额法和反事实法对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985-2004年的就业结构变迁不仅具有β趋同效应,而且具有σ趋同效应,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主要来源于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向第二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使得支撑经济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流动趋于自由化,地区经济发展愈来愈取决于其吸引、集聚、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各种生产要素随着投资的空间转移而流动,而各地的投资环境状况决定了投资的空间流向。为此,积极建设投资环境是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当前政府热衷的经营城市恰是投资环境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使得支撑经济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流动趋于自由化,地区经济发展愈来愈取决于其吸引、集聚、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各种生产要素随着投资的空间转移而流动,而各地的投资环境状况决定了投资的空间流向.为此,积极建设投资环境是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当前政府热衷的经营城市恰是投资环境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汪增洋 《时代经贸》2011,(4):245-246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教学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教学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边缘区中心城市崛起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具有强大辐射力,其发展崛起是经济落后的边缘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鉴定边缘区中心城市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边缘区中心城市崛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边缘区中心城市崛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