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7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农资专营:建立农村商品流通新秩序的重要战略抉择全国主要农资实行专营,是在四川等省市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开的,而四川1988年在全省实行具有专营特征的化肥"三统一",其产生的直接动因并不在于某种理论模式的诱导,而在于改革实践的呼唤,在于整顿农村商品流通新秩序的客观要求,在于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1984年全国农业丰收,化肥增产(国内增产900多万吨,进口增加400万吨),1985年很快出现了小化肥全面"积压滞销"的局面,呈现出化肥供过于求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一方面纷纷压缩生产和进口,并很快造成库存偏紧;另一方面又纷纷开放市场,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双方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四川化肥市场迅即由买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农村商品流通新秩序的讨论中,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莫过于农资专营。这不单是因为对专营本身,究竟是治理整顿的应急措施,抑或是农村商品流通新秩序的本质体现,尚未达成共识;而且还因为自专营以来,资金紧缺、运输困难、货源偏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资金问题正日益困扰着农资专营,更增加了人们对问題认识的难度。到底应当如何看待农资专营,并有效地解决其资金问题?本文拟在四川农资专营调查的基础上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在经过一段较快速度的转移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新的停滞,曾经一度有所缓解的农村就业矛盾又再度趋于尖锐。 1978—1986年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和转移效率最高的时期,1986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92.6%降至80.2%,下降幅度达12.4个百分点。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由2265万增至7522万,年均增长657.1万。同期,农业就业  相似文献   
4.
5.
6.
一、问题的提出如果说改革之前,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物化,那么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正表现出显著的货币化倾向。就改革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整个经济改革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的,因而改革以来经济的货币化也就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于农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有1亿人,他们的就业与转移已陷于困境。今后随着总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动力还会大幅度增加,就业与转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陷于困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出路在哪里?一种看法认为,造成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实行向工业倾斜的战略,国民经济倾斜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从农业吸走了大量积累,可又不能为农业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这种认识看到了问题的表面,但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实际上,如果没有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兴旺发达,农业劳动力就永远也不会有大规模的转移.另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实行的城乡分隔政策,是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陷于困境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改革与发展的任何阶段,宏观政策的选择都必须建立在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基点上.利用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发展的做法在中国行不通,不但在于通货膨胀恶化了宏观经济环境,扰乱了整个经济秩序,更重要的是,通货膨胀首先危害了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十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新的农村土地革命。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并未从理论上找到一条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的道路,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明确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于是,当农村改革陷于胶着状态之际,我国农业发展是走农户兼业化还是走土地经营集中化道路的理论纷争便愈益激烈起来。贵刊1988年9月号发表的冯海发同志《论农户兼业化的历史命运》(以下简称《冯文》)一文,以私人经济的合理性和有利于推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