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小、技术和资本构成较低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相关的对策,以此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4年全国村庄面板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差异的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2014年全国平均流转率仅为16. 65%,东部和平原地区农地流转率相对较高,但整体上农地流转增速放缓;劳动力流动、经济发展程度和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均对农地流转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政策模拟分析表明,如果农村劳动力全部或接近全部流出,东部和平原地区农地流转率分别从2014年的24%和20%上升到40%和45%,中西部农村的农地流转率分别从12%和20%上升到20%和30%,而丘陵、山地的农地流转率只能分别从12%和13%上升到15%和20%。由此表明,农村人口减少并不必然推高农地流转率,区位、地势等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全忠 《中国经贸》2012,(8):239-23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发生了资产减值时,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因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直是企业操作利润的手段,因而倍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仅就相关问题作以浅谈。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2017年江苏省农村调查数据,分析了水稻种植户对农药购买实名制登记管理办法的态度及影响因素。观测样本中79. 73%的农户对农药购买实名制登记持有认同态度,其认同理由中"可减少买到假药的概率"是农户反馈的最多原因,而20. 27%持有不认同态度的理由中,集中在手续复杂和与农药销售人员相互熟悉两种。实证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上升预期、农药的熟悉程度和技术培训情况能够促进农户农药购买实名制登记的支持态度,而购药渠道数量对农户农药实名制购买的支持态度具有负向影响。未来农药购买实名制登记制度的执行障碍集中在农药经销商和监管部门,农药经销商的经济利益维系和行业竞争特点较易形成不遵守实名制的"互动传染效应",而规范、约束农药经销商如实履行购药登记事宜,还需政府监管部门全面提升农药监管手段和法治化水平。后续农药实名制登记管理办法施行的重点在于整顿农村的农资销售市场,达到"堵源头、清需求"的效果,同时加大农药认知的技术培训和加强统防统治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以1998-201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市辖区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A.Ciccone (2002)提出的模型,估测了江苏省各城市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而后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实证分析了城市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苏北地区城市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密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其城市生产率对经济密度的影响弹性为13.5%,从而验证了该地区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而苏南地区城市生产率对经济密度的弹性为-3.9%,表明该地区城市集聚经济的负效应出现.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信用卡作为一种方便时尚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发展迅猛,成为金融业最成功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然而相比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近八十年的信用卡发展历史,我国的信用卡体系还不够成熟完善,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上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强了对会计法制法规的建设,虽然已经逐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是由于对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会计法律法规尚未健全。以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屡屡发生。因此,加强企业的会计法制建设,加大对造假者的惩罚力度加强,早已成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王全忠  周宏  陈欢  朱晓莉 《技术经济》2014,(2):71-76,103
使用1980-2011年江苏省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逐月资料以及2012年稻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有效性,并使用排序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准确感知气候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年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均存在区域差异;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平均有效性为78.22%,其中对温度上升趋势的感知准确度最高;感知有效性得分为1.42,说明农民基本上能够准确认知1~2个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但准确感知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排序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是否参加村镇技术培训、农户文化程度、水稻种植规模和家庭非农收入对农民感知气候变化的有效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