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融司法对证券诉讼的限制,体现在案件受理前的筛选机制、受理附加条件、审理中调解偏好等方面,其形成有着司法资源约束、地方司法保护、司法运行惯性等多种原因。排斥性司法是资本市场上违法行为多发的重要制度诱因。违法行为多发及司法保护缺失的双重预期,引发投资者规避策略的运用,导致市场过度波动、交易成本升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当前司法政策与我国金融发展目标之间存在根本矛盾,包容性司法应当成为金融司法改革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振栋 《上海金融》2012,(7):3-7,116
纸币本质上是国家与货币持有者之间的契约,纸币持有者的财产权利是一种债权权利,其权利价值取决于国家信用的承诺和保证而不是纸币本身"物"的价值。货币发行垄断地位以及契约双方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诱发政府滥用货币定价权的道德风险,政府货币权力不当运用会引发货币持有主体的各种规避策略,最终损害实体经济的运行。为建立一国政府对货币价值的有效承诺和保证,需要将政府权力运行纳入到法治轨道中来,对政府货币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县域企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因此也是县域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部门.县域企业在经历第一次创业后建立起来的多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人才存量不足、人才浪费严重、对人才的认识不足、人才在企业的待遇低是目前县域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识别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所标识的两类主体之间是否有本质意义上的不同,亦或只是概念上的区别并无实质性差异,这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两者之间确有差异,识别两者界限的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分析金融契约关系中个体自然人承担的权利义务及法律风险方面的系统性差别,本文指出,将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体自然人分为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具有实际意义,现有理论所提出的主观标准因缺乏明确性容易导致认识分歧的产生,资信授予客观标准的采用或许是更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西瓜坐瓜率低是影响西瓜高产栽培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认真分析坐瓜率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促进西瓜高产。一、坐瓜率低的原因1、营养生长过旺或过弱:西瓜生长期间,因氮肥施用过量造成管理不善,会造成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不协调,茎叶生产消耗养份过大,导致花、果因氧分供应不足而脱落;营养生长过弱,植株矮小,光合产物积累少,从而导致落花瓜。2、光照不足:西瓜是需光性强的作物。因此光照不足时,会造成西瓜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生长势弱,进而引起化瓜。3、水分不足:开花结果期,因水份不足,使花粉萌发率低,受精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