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系统分析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旨在为耕地利用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构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力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利用碳排放规模呈增长趋势,其中桂林市的净增长量最大,梧州市最低;(2)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优势区包括梧州和桂林,平缓区包括贺州、贵港、河池、百色,劣势区包括柳州、南宁、来宾、崇左;(3)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等级区差异明显,优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值波动处于DEA前沿的位置,劣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高;(4)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有着明显的偏态,并存在轻微的极化与收敛,总体上效率在波动式提高;(5)经回归分析可知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因子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复种指数、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及人口密度等,而...  相似文献   
2.
为助力构建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格局和建设低碳城市,本文以南宁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碳足迹压力指数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南宁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碳排放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探究其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间,南宁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地类转向多种地类的特征。(2)时间上,南宁市碳源、碳汇和碳排放量均呈现先上涨后下降的趋势,碳排放风险、碳足迹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南宁市碳排放量点密度主要集中在市区部分,而周边五县较为稀疏。碳风险压力与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类似,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增加。(3)在不同的年份,各类型土地与其碳排放量之间的平均关联度不同,其中最大的是耕地,其次是林地,其他地类平均关联度一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