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居民储蓄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10月已经突破了14万亿元,如果将高居不下的居民储蓄和2005年70%的外贸依存度两个数据放在一起作为参照,可以看出,这些年我国老百姓的收入的确在逐年增加,但是国内消费不足和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对我国经济持  相似文献   
2.
自杭州等城市先后在全国实行土地公开招标出让后,“价高者得”的游戏规则随之产生。问题同时出现:“价高者得”之下,地价扶摇直上,人们不得不开始怀疑前前后后的一些重要环节。有关地价飙升的原因,最普遍、听起来也最有说服力的是,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3.
是谁惹的祸?     
禾言 《楼市》2004,(10)
宏观经济调控,楼市首当其冲,时下银根日紧一日,开发商们的日子不好过啊。有那么一批人手头那个紧啊,急火攻心,真不知能不能挨过这个炎热的夏季,享受初秋的清凉。楼市宏观调控,明显有的放矢,楼市太热了,不降降温,恐怕迟早危及全局。当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一辆马车的时候,它同时开始左右宏观经济的走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调控迟早会展开,所以谁也不必有过多的抱怨。此轮调控矛头直指房地产投资过热。是的,当房地产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行业的时候,当外行也纷纷介入的时候,当大量银行资本,特别是大量民间资本开始从温州出发,攻城掠城炒房的时候,房地产投资骤然炙手可热,高烧不止。房地产牵动的链条太长了,比如水泥,比如钢材,比如电解铝,再比如土地等等等等。当房地产这驾马车向前  相似文献   
4.
禾言 《楼市》2004,(Z1)
十月,在杭州是一个丹桂飘香的季节,但不少市民恐怕还要忍受"下单",还是"观望"的煎熬。杭州楼市在上半年房展会首次遭遇"滑铁卢"之后,又迎来了十月房展。 市民这种煎熬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杭州的楼市到底何时见顶,或者说,杭州楼市到底还能撑多久?  相似文献   
5.
禾言 《楼市》2004,(13)
"一铺养三代",是地产界一句十分经典的口号,然而经典在杭州时下正面临着颠覆的挑战。 来自河坊街转角一批商铺拍卖最新消息,仅一宗成交,惨淡收场。这是一场普通的拍卖,但因为它地处杭州市中心地段,所以大面积流标不能不引起业界的担心:杭州商铺还有商机吗?  相似文献   
6.
禾言 《楼市》2004,(11)
钱塘房产吞并“东方海外”,坤和房产投资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金成房产开始进军教育、旅游、高科技和汽配市场,都是当下杭州地产界的新动向。这些本土房产商们似乎不约而同地从老本行中分出一杯羹,开发新的投资领域,选择了“出走”。联想起早几年杭州开发商因为地价越来越高,无奈走出杭州,异地开发,令人不禁发问:此次杭州开发商们,又是因为哪门子原因,再次“出走”呢?  相似文献   
7.
禾言  铁英 《中国农业会计》2006,(1):F0002-F0002
《中国农业会计》杂志2005年度编委会暨读者座谈会于2005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本刊编委及特邀读者代表共20余人出席会议。农业部财会服务中心主任蒋协新、农业部农影中心副主任林亚东、农业部财务司处长孟建军、  相似文献   
8.
禾言 《楼市》2004,(18)
近日央行正式公布提高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的决定.似乎给那些主张升息来遏制房价的人以很大的支持。然而,加息之后,房价一定会停下来.或是走下坡路吗? 面对这样的提问,相信谁也没有底气作出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在杭州,一位女孩一直在抱怨。因为买不起房子,她的婚期一推再推。 可以肯定,她的男友肯定比她还要猴急。可以想像,他更是焦头烂额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杭州,因为房价高得需要仰视,买不起、买不到房子,已成大众话语。年轻的买不起,工薪的买不起,本地的也买不起。  相似文献   
10.
西郊的困惑     
越过绕城公路,杭州的西郊现在俨然是一派房产开发的"热土"。据说,那儿在重演杭州城区楼市的神话,内部订购,强行提价,玄乎的,房价几个月涨上千元。"乐观"的媒体甚至发出了"第二个蒋村"的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