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8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第三产业是指社会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行业,它随社会分工而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发展。根据三次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变化,一般可将社会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呈“金字塔型”,三次产业所占份额呈现出“一二三”的结构。农业比重最大,二三产业比重依次减小,该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缓慢,人们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第二阶段呈“鼓型”结构,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占  相似文献   
2.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相似文献   
3.
改革以来,山西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很大的调整。长期形成的“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农业生产等同于粮食生产”单一产业结构被彻底打破,代之以农、工、建、运、商竞相发展,农、林、牧、渔全面增长的新格局。在改革10多年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八五”时期,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山西乡镇企业获得了突破性发展。据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统计,至1993年底,全省乡镇企业个数达到62.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347.6万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37.4%,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08.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80.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它的迅速崛起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格局,而且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将影响整个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将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为了准确掌握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粮食、棉花、化肥工作会议和全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突出“粮棉、菜篮子、农民收入”三项重点,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从上半年全省农村经济的运行效果来看,除夏粮由于受持续严重干旱和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产量有所减  相似文献   
7.
流通作为联结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同时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七十二行,流通为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流通是否顺畅,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预期收入能否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贫困、收入贫困对中国的影响将一步步减弱,而知识贫困将深刻地影响21世纪的中国。人力资本是一切资本中最主要的资本,而劳动者的智力开发和劳动技能是度量现代生产力最高层次的标尺。实践表明,物质资本的稀缺并不能阻止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从落后到先进的逾越,而人力资本的贫乏,则可能使其永远处于落后和贫困。从美国战后农业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