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随着乡村产品同质化、市场需求剥离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乡村产业特色化、专门化、属地化需求愈发强烈。本文在凝练资源禀赋与乡村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及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培育及市场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县域尺度海量数据测算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2013—2019年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及市场化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依旧处于失调衰退区。(2)2013—2019年,耦合发展类型逐渐由市场化滞后型转变为产业优势滞后型。(3)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市场化耦合协调程度转向过渡调和等级,并逐渐向协调发展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乳业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内乳业从饲草布局、奶牛养殖、原料乳加工、市场格局等迎来大发展的利好时机。产业集聚是当前乳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研究乳制品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对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文章利用1992-2017年中国省域乳制品产业相关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乳制品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及乳制品安全等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乳制品企业、奶站、奶农等利益相关主体的集聚增加了乳制品产业内各环节的关联性,显著增加区域经济的增长,提高乳制品产业竞争力,为乳制品产业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最后在微观层面,各利益相关主体的集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打造乳制品产业集聚区、乳业振兴及质量安全管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的辐射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9~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科技 R&D 人员、人力资本存量和创新效率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分析科技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重要,科技人力资源中的 R&D 人员次之,人力资本存量最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效应最高,但对中部地区的经济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随着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发展,乳业集聚格局特征日趋明显,不仅有助于提高产业内分工水平、产业竞争力,而且在培育本土品牌,解决市场失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方法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乳制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弱、市场信心疲软、质量安全余波未消、原料成本高—产品价格低的两难困境,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奶农、奶站、乳制品企业选择集中规模化策略行为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产业行为主体决策,分析乳制品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结果 三方博弈主体的演化均衡策略的变化受各自支付矩阵影响,进而从微观个体的复制决策,在要素、资源禀赋等推动下,围绕利益相关主体,实现国内乳制品产业集聚的形成。结论 引导区域乳制品产业集聚、加强乳制品质量管控力度、提高行业管理与检测水平等有助于高效促进乳业集聚形成,培育国内乳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6.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多变的全球局势增加了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为丰富国家食物供给体系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当前马铃薯主食化产品的产业性开发已具备一定市场体量,但其在满足食物基本需求层面的结构、制度、认知等方面的定位仍较为模糊。本文基于嵌入理论优化食物供给体系框架的约束条件与范围边界,通过分析马铃薯嵌入食物供给体系框架动力机制,围绕马铃薯种植布局优化与定位重构,多角度探讨马铃薯嵌入食物供给体系实现路径,形成上接粮食安全框架、中连马铃薯定位纾困、下通食物供给保障政策反馈的马铃薯嵌入食物供给体系方案。为充分挖掘马铃薯边际价值、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丰富食物供给体系理论研究提供学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