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木资产作为国有林场的一项资产,是有形资产,是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活立木。与其他资产一样,由于市场的因素或经营的好坏,也有升值或减值的可能。也许是林木资产核算的特殊性,现行的林业会计制度对于林木资产计提跌价准备尚没有明文的规定。笔者认为,为了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国有林场的资产总额,林木资产也应当计提跌价准备。一、林木资产计提跌价准备的必要性1.林木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贯彻会计核算一般原则,规范国有林场的会计核算。林木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是会计核算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的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国…  相似文献   
2.
聂锦仁 《绿色财会》2004,(10):51-52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银行与生产经营者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当流动资金不足时,可以向银行借款;企业新建项目,需要资金投入,自有资金有限,也可以向银行借款.然而,相当部分的国有林场由于经营的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滞后,表现出对构建自己的银行信用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办法不多,导致从银行借不到款,从而影响到生产正常运转和新建项目的实施.本文就如何构建国有林场银行信用体系,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与《林业财务与会计》相识,那是在1987年。当时,我从事财务工作的时间不长,在出纳员岗位工作。工作要求是会打算盘、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的大小写、会正确出具规范的发票以及其他票据。为了提高自己的会计工作水平.在工作中,除了认真向老会计工作者请教外,我在财会书刊上寻找理财知识的源泉。1986年,《林业财务与会计》的创刊,给地处深山老林的林业财务工作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4.
5.
在我国加入WTO及国家林业局作出林业建设要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伟大战略决策的新形势下,林业各个方面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林业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林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林业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林业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新要求,应具备以下八种能力。一、要充分认识到林业跨越式发展对林业会计人员的要求,要具备参政、议政的能力现代会计是核算型与管理型兼备的会计。作为合格的林业会计人员要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向核算型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与《林业财务与会计》相识,那是在1987年。当时,我从事财务工作的时间不长,在出纳员岗位工作。工作要求是会打算盘、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的大小写、会正确出具规范的发票以及其他票据。为了提高自己的会计工作水平,在工作中,除了认真向老会计工作者请教外,我在财会书刊上寻找理财知识的源泉。1986年《,林业财务与会计》的创刊,给地处深山老林的林业财务工作者,带来了福音。我成为了《林业财会与会计》的热心读者。通过《林业财务与会计》,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会计法》的认识;通过《林业财务与会计》,结合会计工作实践,不断重温了《…  相似文献   
7.
8.
聂锦仁 《绿色财会》2003,(12):31-32
林木资产作为国有林场的一项资产,是有形资产,是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活立木.与其他资产一样,由于市场的因素或经营的好坏,也有升值或减值的可能.也许是林木资产核算的特殊性,现行的林业会计制度对于林木资产计提跌价准备尚没有明文的规定.笔者认为,为了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国有林场的资产总额,林木资产也应当计提跌价准备.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期间费用的解释是指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国有林场因其核算特点有别于一般企业,特别是国家对国有林场森林实行分类经营和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后,国有林场的管理费用和借款费用核算更加显出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核算特点,因此,在期间费用核算过程中,就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加入WTO及国家林业局作出林业建设要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伟大战略决策的新形势下,林业各个方面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林业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林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林业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林业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新要求,应具备以下八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