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胡锡文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农史学家。生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员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今年三月九日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六岁。1932年,胡锡文先生从金陵大学农艺系毕业后,即留校从事农史研究工作。抗战期间,曾任贵州省第五区农场主任、陕西改良作物品种繁殖场技术专员、铭贤学院副教授等职。四十年代中期,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研究院进修,归国后,任南通学院教授、教务主任兼农艺系主任。全国解放后,历任华东农林水利部农业工程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师等职。1956年,调至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参加室的筹建和重新从事我国农业历史的研究工作。胡锡文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农业事业,特别是对我国农史研究,作了许多开发性的工作。其主要遗著有《中国小麦栽培技术简史》、《甘薯的来源和我们劳动祖先的栽培技术》和《古之梁秫,即今之高粱》等等。并主编有“中国农学遗产选集”中的《粮食作物》和《麦美》两个专辑,整理了许多作物的传统经验。所有这些成果,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一致好评。胡先生治学严谨,遣诣较深。过去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和十年内乱的荼毒,致使胡先生的研究工作几经中断,对农史方面许多颇殊时议的学术见解,都未及整理发表。本刊这里特选载胡先生遗著《我国最早的作物栽培法——畦种法》一文,以志怀念。  相似文献   
2.
古之粱秫即今之高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中,就有高粱。其时,这个作物和黍、稷、粟、麦、稻……等其它作物一样,都是以单字或单名出现的。高粱单名粱,具有粘性的叫秫。其后,随着时代地区的不同,各种作物品种的增多,需要在单字或单名之上冠以一个形容词,以示区别,才出现了许多复字双名。以粱、秫言,先有青粱、黄粱,蜀黍、薥秫、稻黍等名,再由于方言,语音上的不同,又分别叫作(或被写作)秫黍、(黍舀)黍、秫秫、黍秫、陶秫、秫谷、秫子、秫稷、红秫、茭子、红茭草、芦穄、芦粟……等等。这些,都出现于公元三世纪以后的文献,主要是明、清两代我国北方诸省,如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省、县的地方志书里。至于高粱这一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