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省分行在年前召开的全省信贷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全行干部职工要提高对"审慎、规范、稳健"信贷工作理念的认识,并要求全行上下把这一工作理念准确切入到信贷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笔者深入学习后认识到,这一信贷工作理念是湖北农行信贷经营管理思想和行为规范向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运动规律的理性归位,是确立信贷强行思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银行是虚假财务信息的受害,从事信贷调查、审查、监管的信贷人员,掌握一些识假方法和技巧,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3.
识别虚假财务信息,是银行信贷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实际上,目前企业造假的倾向和手段与银行信贷人员的识别能力是不对称的.本文结合实际,着重从信贷审查的角度,介绍企业虚假财务信息的识别以及进行真实性调整的操作方法,希望有助于降低信贷人员自身的能力风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在信贷营销方面的竞争已愈来愈集中到对大中型优质客户的争夺,这是银行信贷资金转人买方市场后的必然趋势。优质客户信贷市场竞争的实质是金融服务的竞争。总结近年来我行在这一块市场竞争中一些失败案例的教训,除了某些先天不足的因素外,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联系左右的特殊位置,起到很好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是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正确的角色定位对做好本职工作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对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的角色定位和"配角"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影响贷款债权保全的银行内因分析胡雨青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行为的深入进行,银行贷款债权保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已引起了各家银行及金融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有识之士因此积极呼吁,要保全银行贷款债权,必须规范企业制行为,为银行信贷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信贷方案设计是现代商业银行实施信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个性化的信贷方案有助于正确定位银企关系,明晰信贷管理目标,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本文在对咸宁市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依照本行信贷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贷方案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支持乡镇企业银行须防范的几种主要风险胡雨青一、体制风险乡镇企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一种特殊的体制。这种体制的特殊性表现为:一方面,它是公有制企业,但又不象国营和大集体企业那样具有很明确的投资和产权主体,经营行为不受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政府...  相似文献   
9.
胡雨青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96-98,111
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欧洲世界经济体开始出现。随着强国崛起,它们的中心城市也成了世界商业中心。但此时的欧洲国家所面对的是激烈的世界竞技场,霸权无时无刻不被挑战,中心城市也轮次被后起之秀所替代。通过对16-17世纪伊比利亚时代的世界性商业中心转移过程: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最先崛起后被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替代,之后安特卫普衰落并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取代商业中心地位这一过程进行论述,并结合大航海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方面分析这两个城市兴衰的原因。国家的霸权地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商业是它们兴起的主要原因,但塞维利亚和安特卫普这两所城市都忽视了实业经济的发展,缺乏内生经济基础是它们后来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审贷分离实施办法》的要求,自去年下半年起,各地农业银行信贷部门陆续开始推行新的信贷经营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县级支行表现为:实行信贷前后台部门分离,信贷前台设立客户部,负责信贷客户开发、受理客户信贷业务申请并进行贷前调查、贷后对客户管理以及贷款本息的收回,信贷后台设立信贷管理部(科),主要负责贷款审查和信贷监管。调查、审查、审批、经营各有关部门和层次的主要负责人作为主责任人,对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承担主要责任。这一体制模式,从理论上讲符合审贷分离的原则,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防范信贷风险。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