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看,主要目的是避免因投资规模过大和增长过快引发全局性问题,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轨转型,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效益。而我市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一批大项目,如煤转油、煤制甲醇、烯烃等项目,是按照“三个转化”的思路提出的,也完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这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向与我们调整产业配置体系具有高度一致性,对我们加快发展整体有利,带来了不少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一、我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予以实施,坚持软、硬环境建设同时推进,在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优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环境品牌。市委市政府专门作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定,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是投资环境良好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榆林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践跨越式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对榆林的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提出“陕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既是省委、省政府依据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客观判断,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榆林发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从人均GDP看,2005年全市人均GDP为9723元人民币,总量低于全省(9899元)和全国(14040元)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2006年提高到13312元,已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762元),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930元),迈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