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场期的间隔,应随集镇人口的多少,工农业生产商品率的高低及商品交换的规模一而定。过去的旧集、赶场日期以十天赶三场的为多即‘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四、七、十’等,这种间隔基本上符合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周期的历史习惯。实践证明,场期间隔太长,不利于扩大商品交换,固然不好,目前放宽政策,搞活经济,鼓励发展农村集镇,是否就可以来个大转弯,把场期改得越密越好呢?这是一个值得慎重对待的问题。自中央‘一九八四’一号文件传达贯彻后。德阳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所发展,群众纷纷要求恢复和新办场镇,为适应需要,从一九八四年三月份起,对一些场镇增加场期,并新增了场镇。场期调整后,把旌阳镇、罗江镇由隔天一场改为‘百日场’:孝泉,黄许、略坪、鄢家改为‘隔日场’;其余场镇的场期分别作了  相似文献   
2.
如何充分、合理、经济地利用土地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造福人类,是当前研究土地资源的课题之一。现就德阳河滩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初步剖析。 德阳在川西平原北部边沿。境内有亭  相似文献   
3.
德阳市是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调出区,1989年粮食生产获得了好收成,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1990年,全市小春粮食又喜获丰收,比1989年增产4200万公斤,增长8.7%,被评为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大春粮食预计可增产5000万公斤以上。全年粮食总产将达到18.9亿公斤,创德阳历史最高水平。广大农民既对来之不易的90年代第一个丰收年而充满喜悦,又对粮食丰收出现的新问题怀着深深的忧虑。粮食丰收粮农忧当前粮食生产,面临两大压力。一方面由  相似文献   
4.
一、农贸市场建设的主要成就德阳市农贸市场建设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87年,全市农贸市场总数达772个,比1978年增加618个,增长4.01倍;赶场的集镇由1978年的131个扩大到236个,增加105个,增长80.15%;全市农贸市场总面积达到800亩,比1978年增加405亩,增长1.03倍,每万人占有市场面积由1978年的1.2亩扩大到2.3亩,增加1.1亩,增长91.7%.由于全市农贸市场的迅速扩大,促进了商品零售总额和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大幅度增长.1987年全市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6.64亿元,比1978年增长4.54亿元,增长2.16倍;商品零售总额达15.39亿元,比1978年增加11.48亿元,增长2.94倍.事实表明,德阳市农贸市场的建设,对促进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德阳农村在80年代末期出现了亿元乡.它与苏南、温州、广东等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农村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有一定差距.但作为一个起步较晚、基础差、底子薄、地处内陆、信息不灵的四川盆地中的新建市,"亿元乡"的出现,并逐步增多,也实在难能可贵.据省委有关部门统计,1991年底,全省共有工农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乡(镇)81个,其中除成都市辖区内41个(占省亿元乡的50.62%)外,第二便是德阳市辖区内的25个(占30.86%)了.德阳市耕地面积仅占全省耕地的3.43%,乡(镇)数占全省的2.23%,1991年所涌现出的"亿元乡"数,却占全省"亿元乡"数的30%以上,这表明德阳地盘虽小,却在四川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研究德阳亿元乡(镇)成功  相似文献   
6.
只有减少农民 才能富裕农民──浅谈农村城镇化趋势艾远辉农业的基础是农民。(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城镇和新兴的中小...  相似文献   
7.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集中力量抓好的5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根据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四川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目标,德阳市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未来10年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使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得到基本改善,力争把各县(市、区)建成生态县,市区建成生态园林城市。本文对我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水土流失的现状、工作和对策思考谈一些看法,望得到指教。一、加强生态环境建…  相似文献   
8.
进入80年代,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德阳农村经济以联产承包制为突破口的第一步改革,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地处川西平原的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农村,经济结构从以农为主转变到了以工为主,工农结合,以工促农的格局,使全镇工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八角井镇位于德阳市中区南郊8公里处,川陕公路和大件路横贯其境,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O.9亩,全镇有9个村,59个农村经济合作社,5267户,17929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善,相当部分对饮料的消费巳由饮传统的烈性酒,转向饮用营养丰富的“液体面包”——啤酒。啤酒市场需求量成倍增长,特别是夏令时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更是供不应求。然而,当前啤酒生产的主要原料——大麦却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本文仅就四川大麦生产基地建设,谈点看法。一、大麦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大麦是啤酒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一吨大麦可生产4吨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为农民勤劳致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一大批农户率先过上了小康生活,手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也随之多了起来。据四川省德阳市统计局年报资料显示,1998年末全市农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421亿元,按全市农业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存款额达1122元。据此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