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背景下,全球资产规模大幅缩水,中国企业对海外战略性资源的渴求以及其丰厚的资金储备使得他们逐渐认识到目前通过海外并购是实现其跨越武发展的极佳时机.但是也必须意识到海外并购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包括国家政治风险、海外并购经验缺乏及并购后整合困难等等.本文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任重道远,在此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协调统一、循序渐进,认真准备克服一系列困难的对策,不断积累经验,以长远的目光规划企业的海外战略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2.
笔多次途经107国道,注意到国道两旁大大小小有很多闲置抛荒的土地,简直是随处可见。跟人们一般概念中那种原本为农用、现已被荒芜了的抛荒地不一样,这些土地荒芜之前已是非农用土地,在此称之为“另一种抛荒的土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的处理工作也变得特别重要。要随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运行情况,并且能够适时地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有先进的处理系统为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财务目标可以这样定义:企业运用一定方法,对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进行配置,预期所要达到的目的.现实中财务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业内对此问题的理解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短缺经济时代的"产值最大化",到经济转型时期的"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直至今天被普遍认同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认识的不断更新并非空穴来风、无病呻吟,可以说,每一次变化都有其现实发展的历史渊源,而且,人们对财务目标的探求还在继续深化.作为财务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涵盖了"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所有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能规避经营者短期行为的相对不足."股东财富最大化"追求的不是企业的短期效应、片面效应,它的最终目标是企业整体的保值、增值,让股东占有和控制尽可能大的资产.这一目标体现了关系所有者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它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国最新制定的有关企业规模的标准,凡是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至5亿元之间的为中型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为大型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亿元以上的为特大型企业。以这个标准来对河北省企业的规模进行定位,99%以上企业均列入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经济的活力则离不开中小企业。河北省要想实现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对信息使用者来说,信息需要量完全是由信息提供者决定,而信息生产者依照的是成本效益原则来提供会计信息。由此,可能导致在信息市场上信息供给和需求的失衡。因此,为了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以法规、制度、准则的形式来规定公司应当公开提供会计信息,并且这种会计信息也只能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需求的通用信息。但是,反向来看,即使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7.
试论会计人员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崭新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到会计领域,“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会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完善和发展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的主要实施者,也经历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市场的划分将原有的基于席位净持仓的交易策略分解为不同的子策略,从而优化原有策略。本文分别运用若干不同方法对期货市场进行划分,经分析选择马尔科夫转换模型法的划分结果对策略进行优化,在不同态势下使用不同的改进策略,从而组合为一套相比原策略收益率更高、风险更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行远  张宪 《经济论坛》2003,(22):45-46
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及其在其基础之上形成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罗宾·库帕和罗伯特·卡普兰等人首倡的,因其学术上的创新性与管理实践上的可行性,使其在近十余年间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客观必然性。近十多年来,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经历了若干重大的环境变化。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普遍采用了包括计算机控制和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技术,使生产组织形式和产品成本结构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