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民分工分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文章以浙江为例,揭示浙江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结构不断变化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保证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在现阶段推进农民分工分业要以新型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来拉动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以新型工业化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以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3.
“乡村典章”、“夏履程序”和“八郑规程”通过村民的广泛参与,大大地促进了村级民主管理的落实和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村干部的廉政建设,实现了村民的民主权益,保障了农村的和谐稳定。但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惯性和乡村政治生态的局限,尚需进一步深化民主制度产生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时代特征,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扭转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有效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最终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社会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当前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路径.一是提出构想,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二是建立体系,构建现实的平台;三是粮草先行,寻求资金的支持;四是政策推动,赢得更多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绍兴乡村治理经历了村民选举民主意识越来越强、村务决策民主氛围越来越浓、村务管理民主程序越来越公开、村务监督民主过程越来越透明的发展演变过程,出现了多种乡村治理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新昌县的“乡村典章”、绍兴县的“夏履程序”和嵊州市的“八郑规程”。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广大农村的执政根基,新时期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针对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能力低下、素质不高、威望下降等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客体的统一,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应从构建服务型政府出发,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健全法规制度,构建良好互动平台来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袁海平 《农业经济》2003,(6):38-39,41
一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以其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我国农村乡镇蓬勃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至 2 0 0 1年底 ,全国乡镇企业总数已达 2 0 2 3万个 ,从业人员 1 2 6亿人 ,实现增加值 2 93万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企业 672万个 ,从业人员 761 5万人 ,完成总产值 8 72万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 2 0 5亿元 ,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 69 9% ,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 48 1 %。乡镇工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时期成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成为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最有效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