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9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阴市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近年来,坚持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以百姓满意为目标追求,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努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江阴市地处苏南,是全国百强县市第三名,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目前,全市的行政村资产总额虽达到90多亿元,净资产也高达80多亿元,但也有10多亿的负债。资产负债率虽然不高,但金额较大,且分布极不平衡。沉重的债务,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将潜在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村级负债现状至2005年9月30日止,江阴市305个行政村,村均负债达400多万元;负债超千万元的也有30个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84%,占全市村级负债的38%左右。从江阴的实际情况来看,村级债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和配套…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江阴市高度重视公共租赁住房这一住房保障新政策,积极创新公租房建设管理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类资源,拓宽公租房建设渠道,特别是鼓励行政村发挥村级财力雄厚的优势,积极投资建设公租房,增加村级可用收入。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0.8万平方米,其中村级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新目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工作重点有了更高要求。进入新时代,江苏省江阴市立足农民需求,加大政府统筹力,发挥基层原动力,以江苏省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农房翻建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径。以规划引领为切入制定一套规划。依托《江阴市镇村布局规  相似文献   
5.
村级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是农村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构建村级长效增收机制,必须围绕以下"十个一"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江阴市采用"政府引导、村委主办、社会共建、村民共享、平台服务"的方式,开始实施村级医疗互助制度。截至2017年10月,全市成立村级医疗互助会196家,占行政村总数的80%以上,覆盖群众82.2万人,补助资金8847万元。村级医疗互助制度成为老百姓的"第二医保",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成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  相似文献   
7.
8.
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于2004年10月在长泾镇花园村试点起步,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 58家,占全市241个行政村总数的66%;共有农民股东46.5万人,占全市77.18万农民总数的60%.经过8年的稳步推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先后涌现了长江村、通运村、江锋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长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水平连年创新高,2012年人均分红达到2万元;江峰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作为全国合作社建设的先进典型,"十八大"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运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作为全省100家优秀合作社之一,入选《江苏省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正>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的综合性课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是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全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并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