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业推广中农民的行为特点、规律及对策谢宗权农民作为农业推广程序的终端,他们的行为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推广目标的最终实现,决定着农业推广工作的成败。因此,研究农业推广中农民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农业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实现农...  相似文献   
2.
石脑乡推广菜棉套作的调查谢宗权高安市石脑乡是个植棉大乡。全乡植棉总面积3万亩。近年来,他们面对市场,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力开展变"油棉两熟"为"菜棉两熟"的栽培制度改革,增加了复种指数,解决了植棉面积不足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三高"农业的发展。19...  相似文献   
3.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三高”农业谢宗权近年来,高安市各级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紧紧围绕"三高"农业的发展方向,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积极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突破9.52亿元...  相似文献   
4.
高安市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几点工作经验谢宗权,徐双林“八五”期间,高安市的农机化事业克服了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经历前期的不景气之后,逐步走出低谷,得到了较快发展,到1995年底,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18.56万千瓦,比1990年增长23.7%;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植农业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代表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但是由于各地的农业大部分产业还处于分散的模式,成批量、上规模的还比较少,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致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缓慢。目前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下面提出几点思考。1.政府推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各级党政的领…  相似文献   
6.
加速发展专业村 推进农业产业化谢宗权改革开放以来,高安市农业经济发展很快,涌现了一批发展"三高"农业的先进典型,其中尤以专业村为突出,全市现有专业自然村319个。最近,笔者对半岭、院背、南门、鄢家、苏家、霞山、郑家、荷林、长坪、王家等10个专业村的形...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技推广,面对的是以村为单位居住、人数众多、自主经营的广大农民,如果没有一支人员足、素质高、留得住的农技推广队伍,要把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到千家万户,只能是纸上谈兵。培养村级农业技术员,建立村级农技推广网,是加强农村农技推广的重要内容。村级农技推广网,可弥补国家基层推广单位力量的不足,是连接国家农技推广单位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是把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的“二传手”。他们不仅可以方便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还可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他们能完成国家技术干部不容易做到的工作。同时,不需要或…  相似文献   
8.
一要彻底落实“三定” ,加快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挂牌工作。为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推进农机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要认真落实好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定性、定编、定员的“三定”工作 ;对还没有成立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的县、市 ,要尽可能加快乡镇农机站增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挂牌工作 ,以利于农机推广项目的落实和开展。二要抓好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的基础建设。争取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的基础建设纳入乡级事业建设计划 ,以此增加必要经费来改善办公条件 ,在站务建设上要力争做到“五有” ,即 :有队伍、有制度、有设施、有实体、有经费。三要搞…  相似文献   
9.
加速技术进村入户──高安市农业局开展“联大户、增效益”活动谢宗权高安市农业局根据当地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要求,在全市开展了"联大户、增效益"的活动。在坚持蹲点办样板、搞示范的基础上,市和乡镇大部分农技人员都与种植、养殖业大户一对一结对联系,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一)90年代以来,高安市把科技推广应用列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兴农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具体表现为:1.推广队伍不断壮大。据调查,全市市乡两级“国家队”的农技人员达1253人,比1990年增加726人。村组两级“土专家”队伍也逐渐壮大,全市已有311名科技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