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代陕南土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陕南地区由于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因而成为当时全国土特产品的主要产区。陕南土特产的开发始于康熙之后,在雍正一道光年间达到清代最高水平,土特产品在当地外销产品中居主要地位,并由此而形成了一批贸易点和集镇。清中叶以后,由于过量采伐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陕南土特产生产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2.
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农业垦殖活动顺应自然规律,采用较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便能够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良性循环,使人类获得丰富的自然之赐;如果忽视自然规律,采取盲目、野蛮的开发手段,就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农业垦殖史上,以上两个方面都同时存在,但各自所占比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又是各不相同的。本文仅就清代陕西南部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变化关系作一简略考察,以便为当代农业经济开发活动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清代湖广垸田的滥行围垦及清政府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两代是湖广封建经济的起飞时期,尤其是农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湖广地区成了全国的大粮仓,因而有“湖广熟、天下足”这一谚语的广泛传颂。该区农业经济繁荣的首要条件,是土地的大量垦辟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土地垦辟的全面展开,湖广又出现了如何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正确利用水利为农业服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清代湖广垸田过分垦辟、水患加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