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经济效益增值乏力、人口红利衰减等供给冲击,锻铸农业韧性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其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本文从农业弱质性视角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理,较为系统地从抵抗力、恢复力和再造力三个层面构建了农业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韧性的影响效应、机制和差异。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分维度促进作用的强弱依次表现为抵抗力、恢复力和再造力;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韧性产生促进作用;农村产业融合的韧性治理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粮食主产区,产业融合仅对农业恢复力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粮食非主产区,产业融合对农业抵抗力和再造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疫情和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演化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重塑、产业创造、创新激励和人力资本扩散等四个层面,探讨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并从产业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等四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具有提升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为抵御冲击、分散风险的冲击抵抗能力提升,且表现为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提升;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深化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进而强化了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能。为此,增强县域经济韧性的关键是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县域经济发展要盘活存量资源、补给流量资源,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在产业间、城乡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