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我国农业制度变革的根源与思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制度安排是任何社会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同样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下,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说属于制度安排。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迁,进而分析双层经营和深化改革的任务,然后讨论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却始终存在着一些误区与困境。这些误区与困境已成了阻碍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个瓶颈,弥补私营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的缺陷,为私营经济建设一个公平、规范的法制、政策环境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私营经济必将战胜挑战,抓住机遇,以资本和市场为纽带,以股份制和证券化融资为渠道,克服融资困境与管理模式的落后,朝着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产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营体制变革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的可能性,但寻求一种既能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又能实现决策意愿和预期收益的新制度,成为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是以“包干到户”为典型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制度的安排方式来看,它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演进和自下而上的需求诱制性制度变迁特征。诱致性变迁容易产生制度供给不足,成为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新一轮改革必须全面加大强制性制度安排的力度,解决核心制度创新乏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农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