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较快,海水淡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海水淡化进入市政供水仍然存在着对外供水范围窄、接收用户不足、水价偏高、产水面临亏损等问题。与作为公用事业的市政自来水相比,海水淡化水缺乏市场竞争优势。选取以色列、西班牙、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5个将海水淡化纳入市政供水的典型国家,对其海水淡化水进行市政供水的运营经验和定价机制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系统研究其中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提出我国海水淡化进入市政供水的发展建议,为完善我国海水淡化水的定价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水淡化作为稳定、优质的增量水源,是解决京津冀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紧密围绕京津冀水资源安全战略,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客观分析京津冀海水淡化现状,使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海水淡化补给京津冀水资源供给进行了战略分析和选择,并从加大海水淡化科普宣传教育、加强京津冀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充分释放已有海水淡化产能、建立海水淡化区域供水工程、突破大型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瓶颈、构建自主海水淡化产业链条等六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水淡化是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利用层次分析法,开展了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从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条件3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影响作用权重进行了计算。以全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为研究目标,对其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沿海省(区、市)开发利用海水淡化的潜力由大到小分别是:河北、浙江、山东、天津、江苏、辽宁、海南、广东、广西、上海、福建。最后,结合影响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从战略定位、试点示范、财政补贴、自主创新4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海水淡化进入城市供水存在的水价偏高问题,系统研究了海水淡化水定价需要考虑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产水成本、合理利润及社会接受度等因素,从考虑海水淡化厂合理收益和用户接受水平两个维度开展海水淡化对外供水的定价方案研究,提出科学采取多种成本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建立畅通的淡化水购销渠道、完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制定海水淡化水价补贴政策等价格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能仅凭应聘者的简历来判断其是否胜任某职位。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为组织人力资源的人职匹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大大提高了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以水权交易制度和水权交易平台的建立为契机,论述海水淡化参与水权交易的定位、原则以及可行性等,提出了海水淡化参与水权交易的4种模式,即海水淡化水直接进入市政管网模式、海水淡化水直接卖给用户模式、海水淡化水自用后销售模式、海水淡化水置换水权用于扶持重点产业模式,并因地制宜地给出了模式选择和建议设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