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问题,本文分析采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中应用的内在原因,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期权激励制度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50年代初,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首先进入了战略管理。企业由生产管理发展到经营管理,再进入战略管理的发展过程,即反映了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又是企业管理针对环境变化采取新对策的过程。近年来日本经济理论界对战略管理十分重视,在创造新的日本经营报告书中指出:“日本企业必须从经营战略、经营方式等方面进全面的革新,创造出21世纪的日本式经营”.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看未来.明确今后具体行动步聚制定长期计划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还指出:“长期战略计划具有两个功能,即革新与统筹.”  相似文献   
3.
4.
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高新技术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实施作业成本法,论文着重阐述了成本动因的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选择和优化。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成本动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把成本动因分析引入高新技术企业,旨在提高成本信息的精确度,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1992年12月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并于9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改革的一项突破性的进展,是我国企业财务行为迈向市场经济,向国际惯例靠拢的重要标志。新旧制度的转换,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作出相应的变更。指标作为反映和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主式,也需随着新财会制度内容的改变与旧制度下的指标有所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连续过程,企业最终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取得取决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经营要素的综合开发利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全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要求政府财务报告能够反映出政府全部的财务活动和受托责任。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应借鉴国外的经验,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就必须从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从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内容及会计监督机制等方面来改进。  相似文献   
7.
探讨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火电企业环境成本确认、计量和分配三个方面的阐述,对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火电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于量本利关系的分析,传统管理会计采用变动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作业成本法,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便可得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更科学而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邵铁柱 《技术经济》2002,21(2):62-64
随着高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传统的成本传统及成本计算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及应用开始受到人们的十分关注。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不仅是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也是实现成本计算与控制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在生产自动化电脑化的条件下,一方面制造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它的构成内容也大大复杂化。而传统的成本计算,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都归于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这种结果会形成不同产品之间成本的严重歪曲,使得出的成本指标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生产耗费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购并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铁柱 《技术经济》2001,20(10):46-49
企业购并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可以快速合理地配置存量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并将成为我国企业成长的主要方式,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企业购并是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关键问题是合理评估企业购并中目标企业价值。合理测定目标企业价值,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个可为购并双方接受的交易价格,促进购并完成;另一方面能使购买实现战略目标,取得预期收益。而合理测定目标企业价值,对评估来说,首先较难的是适当评估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