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互动机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之间有着直接而明确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农民工流动外出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双面效应,而农民工回流也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从多个侧面对农民工产生重要影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充分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新树 《农村经济》2005,(10):104-109
按照“推—拉”理论的解释,农民工个体向城市流动就业是市场中同时存在着的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拉力和推力包括农村拉力、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四个力量,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农村拉力是由农村收入拉力、农村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生理和心理拉力以及政策制度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农村推力是由家庭生产生活推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推力、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推力以及当地政府推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拉力是由城市预期收入拉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以及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推力是由政策制度推力、进城就业成本推力、相对经济社会地位推力以及就业门槛推力等构成的合力。作用于农民工个体的合力=(城市拉力 农村推力)—(城市推力 农村拉力)=某地农村净推力 某地城市净拉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方向和倾向性程度取决于这个合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各级政府都下了大力气来抓“清欠”工作。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法制,规范市场;二要转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三要大力发展专业劳务公司。  相似文献   
4.
邹新树  皮玫瑰 《乡镇经济》2009,25(12):57-59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具有丰富的内涵,建立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则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由城市指向农村的长期稳定的财政转移机制、要素输送机制、产业带动机制和功能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5.
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新树 《经济学家》2002,(2):116-117
教科书告诉我们,单位商品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家知道,劳动商品价值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一部分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新创造的价值v+m.这部分新创造价值量v+m取决于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这部分价值量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村市场面临的三大硬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 ,我国农村市场面临三大硬伤 :一是由于农村居民相对贫困化以及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偏低造成的“买不起” ;二是由于农村消费环境恶劣以及生活方式、消费倾向等原因造成的“不想买” ;三是由于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生活等原因而形成的“进城买”。  相似文献   
7.
破解“三农”问题,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当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切入点问题上众说纷纭,这主要是因为对切入点的属性认识不清,把握不准。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从其属性来看,应该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桥头堡、突破口、着力点和调控器。联系“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比照切入点属性,在和实践上都能够证明,“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解决“三农”问题,一要有正确视角,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看待“三农”问题;二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三要因地制宜,围时制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民工文化权利,一是要充分认识保障农民工文化权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要从制度、法律、投入、监察等方面构建农民工文化权利保障机制.三是要构建涵盖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以及农民工文化权利实践机制,以推动农民工文化权利保障机制运行.  相似文献   
10.
产生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农民工“临时工”地位,教育体制上的块块分割,家庭结构单薄化条件下的家庭功能失调,农村留守子女成长环境欠佳以及农村教育资源紧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