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陈前虎  司梦祺  潘兵 《经济地理》2019,39(11):69-75
关于城镇特色的思考与实践存在对象模式固化、动力机制钙化、发展路径硬化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特色"置于区域联动、动态复杂的发展系统中,重新思考其作用机理、障碍机制与成长路径。为此,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提出适用于小城镇特色成长的扩展模型,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申报全国特色小城镇的30个样本为例,发现特色作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内化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和过程环节,依托于社会和环境等外生力量的支撑;特色成长是内因,社会发展是主要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类不同区域城镇特色成长的差异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前虎 《浙江经济》2004,(18):46-49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吗?如何判断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中国工业化进程为何如此漫长?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回答,从某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陈前虎  叶雨繁  陈静 《经济地理》2023,(5):97-107+179
直播电商消费业态引领的数字新经济正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直播电商企业在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以直播电商的重要发源地——杭州为例,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在分析2016、2019、2021年杭州主城区直播电商企业区位特征的基础上,从“人—货—场”产业生态视角,构建“主体—市场—空间”分析框架,并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揭示杭州主城区直播电商企业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直播电商产业正快速重塑杭州主城区的数字产业空间格局,自2016年以来加速向外扩延,形成了余杭、滨江—萧山、临平—钱塘三大新城直播经济板块,呈现出“中心低—外围高”的空间演变趋势,具有特殊性。(2)直播电商产业生态下专业化分工格局明显:余杭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品质的生活服务设施与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临平—钱塘板块发达的专业市场与多样化的人才供给,辅之相对低廉的房价,集聚了大量小型直播电商企业;滨江—萧山板块兼具多方优势,综合实力最强。(3)对比经典区位论,产业基础、用人成本、交通可达性仍是影响直播电商区位选择的关键要素,但人本需求、企业孵化、人才供给等新区位...  相似文献   
4.
基于杭州实证调查数据,利用经济、效益、效率、公平四组变量构建了“4E”模型,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结论为:杭州经济适用房建设供给的圈层分异明显,整体绩效表现出“经济和效率较好、公平和效益略显不足”的特征.提出:未来经济适用房在规划建设上应注重区住选择、设施配套的高效性与供给规模、开发模式的实效性,在政策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特色小(城)镇建设大热的当下,把隐藏于后台的社会维度价值拉回前台,引出研究问题:特色小镇在产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否会以其在社会维度发展的失衡为代价?以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和余杭梦想小镇两个特色小镇为例,采用环境行为学调查方法,对小镇建设区域与周边社区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两个小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物质空间、社会阶层以及社会交往的隔离。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成因剖析,提出健全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从顶层设计一直贯彻到基层工作的政策体系,呼吁应在特色小城镇评估体系中强化社会维度指标,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及其流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国之后,我国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在快速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已经不相适应,其主要的问题在于: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流转有限市场化;宅基地产权界定模糊、相关立法匮乏;宅基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政府监管乏力;宅  相似文献   
7.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视角,识别并构建了法规、管理、技术和资金四类风险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各风险因素的因子荷载和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四类因素与海绵城市建设风险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呈现枝状链式影响的结构特征,其中法规、管理、技术与资金分别构成海绵城市建设风险的根本因素、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各因素对风险的影响程度随生命周期演进而不同,风险管理重点也应与时俱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法定地位、管理体系中的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海绵城市建设的地方适应性以及雨水排放收费制度分别为各因素中的关键指标,需要针对性地加强这些指标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中国,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低度化还是空间结构的分散化。其根源都在于现行不合理的体制与制度安排。通过市场化改革确保资源要素在不同产业和空间上的自由流动与聚集,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获取规模聚集经济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