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如今,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未从根本上转变。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承诺:在保留现有节能减排目标的基础上,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乐山市夹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夹江县现有总人口35万,其中农村人口29.5万。劳动年龄内实有劳动力人数为17.5万人。根据全县300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11.49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韩琼慧 《特区经济》2012,(4):220-222
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但受其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行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该地区保险业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对凉山彝族自治州保险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凉山彝族自治州资源富集,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均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优势。本文以"资源诅咒"制约经济发展这一命题为前提,对"资源诅咒"效应削弱凉山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寻找原因并探索通过改进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资源补偿机制,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等,以破解"富饶的贫困"这一现实的悖论,避免"资源诅咒"难题,为推动凉山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