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大”的正确含义“大”与“小”相对。所谓大,通常指数量之众多,容量之宏大,面积之宽广,体积之高厚。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大”之含义更丰富、更深广。比如说,是不是还有范围之广、力度之强、程度之甚等的含义。看起来只是一个简明的字眼,可在不同场合、不同体制的背景下使用这个“大”字,含义却颇不一样。50年代后期,那是“大跃进”年代,经济战线一片“大”字声,大炼钢铁,大放卫星,大摆擂台,大搞深翻……,这个时期的“大”字,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有种运动群众、群众运动的味道,其结果,脱离实际,一轰而起、虚假浮…  相似文献   
2.
“化危为机”,是我们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理想前景。当然,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何运用科学统筹的思维和方法,透过我国面临的内外矛盾交叉、严峻复杂困境的现象,厘清其“危”,找准其“机”,化解其“危”,赢得其“机”,该文论述了个中的科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途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经济转型的战略突破口,也是推进结构优化实质性进展的主线。该文針对现实生活中存在对转变发展方式统盘谋划不足而只是孤立地就结构调整抓结构调整的这一现象,对调结构与转方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全局上进行剖析和讨论,强调提出:必须科学把握"调"与"转"的规律性联系,既从宏观决策层面落实"转方式"又从操作层面推进"调结构",努力促使这两者互动协调,取得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4.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当微观经济主体越来越激发起其在激励机制基础上的创新动力时,当国家建立起并逐步完善其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与手段时,中国就将稳健地走上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标志的中国经济大转变的新时期。由刘国光、李京文主编的《中国经济大转变》一书,通过一个总报告和十七个分报告,共55万字,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经济大转变这一历史进程的来龙去脉为贯穿,全面、系统、深刻、具体地展开论述,就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系统创新观点和若干重大政策建议,在理论上有重大开拓性,在实践上有重要指导性,是值得经济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部成功力作。  相似文献   
5.
<正>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出现和成长,是难以预料、预测和预卜的。经受几番风风雨雨,它终于从一朵幼芽萌壮为一棵大树,不仅枝繁叶茂,并且撑着不止半边天了。神州,多么奇妙的土地;农民,多么伟大的力量! 乡镇企业需要理论,特别是今天,比过去感到分外饥渴、分外急切! 与任何新事物一样,在问世之初,总是实践破了传统理论,而不是理论先验。实践是理论的种子。先是实践乡镇企业,才有认识乡镇企业。这不是低估理论的价值。因为,紧接实践的是理论概括,于是,又呼唤着理论指导。否则,乡镇企业实践不免带有越来越多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 乡镇企业正是这样:在非议中前进,在赞扬中踌躇。在人们对它不尽理解时,它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人们对它一致鼓掌时,它流露着众多的矛盾。解释和解决这些矛盾,需要理论。 且不说70年代,也不说穷乡僻壤,就从80年代起,就从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开始,有关乡镇企业的书和报刊,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不能否定这些著作和文章言之有据、论之有策,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有筹划、有推动。只是回头看或向前望,仍旧感到观点未成系统、理论未成大体。与此相应,乡镇企业走过的路是曲折的,面对的未来是模糊的。正如有位干了大半辈子乡镇企业工作的老同志惊呼:“乡镇企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兴旺,又?  相似文献   
6.
从“告别短缺”谈开来商品从短缺到丰富,这是建国50年出现翻天覆地大变化之一。讲50年的巨变,当然是同过去比,但也要同改革与发展的大目标相对照,这样,从回顾中看清继续前进的方向,能更好地激励我们的斗志。这里,我从商品告别短缺、出现买方市场的角度,谈谈对这一变化的体会以及进一步靠市场化改革激发江苏经济内在活力的看法。短缺经济时代,许多主要日用商品都用票证限额供应。有统计,1959年有12种票证,到1961年多达102种。曾在我们生活里存在于近40年的各种票证消失了,过去是卖方市场,吃、穿、用的主要商…  相似文献   
7.
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贯彻落实,顺利开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强调提出:必须树立应有的问题意识,以正视问题、破解问题为导向,梳理和创新观念,倒逼新的思想解放,从理性反思中感悟规律;更坚定地立足转型,凝聚起创新求变的意志,组合成改革攻坚的合力。文内就增速换档面临考验、城镇化转型面临疑难、政府职能转变面临攻坚的三个侧面,对如何善从问题感悟规律,研机析理、解疑释惑、驱散迷雾、感悟规律,从而激发攻坚改革、创新求变的自觉性,深入思考,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9.
论搞活与调控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乡镇企业的问题上,多少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特别是每当宏观经济失控的时候,怀疑、批评、责难乡镇企业之声便纷至沓来。在当前治理整顿的新形势下,对乡镇企业问题的议论又成为一个热点。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客观评价乡镇企业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要不要和能不能把搞活乡镇企业同合理调控乡镇企业协调起来?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流通功能,是指市场系统的整体功能。它是沟通产销关系、调节市场供求的功能,是保证商品顺畅流通、资金顺畅循环的功能;是联结生产又联结消费、衔接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功能。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流通功能,是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下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