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林风景区土地利用现状格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林风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也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强烈作用的区域,利用ArcView软件,把该区划分为10种土地利用类型;以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指标,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其成因机制;选取乃古石林和大小石林景区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现状格局呈明显的破碎现象,云南松林是景观的基质,乃古石林景区随空间幅度的扩大出现较明显的格局分异点,石林、石芽地一直是该区的主导土地类型,草地面积则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虎牙地区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基础,并在很大捏度上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方向;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技术要求对该区进行了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该区旅游资源的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品质较高,各类型资源品质差异较大,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资源分布密度大,线性分散与集中分布明显,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但应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3.
四川西北部连片分布了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毗邻社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该区现有的旅游市场是小规模的户外探险观光游.旅游业与该区其他传统行业相比,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少、进入门槛低,可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由于当地政府缺乏相应的旅游扶贫意识,旅游开发定位过高且多头管理,使得该地区的村民参与旅游服务的机会少且收益不稳定.据此,课题以该区内的虎牙藏族乡为例,具体分析了其旅游扶贫的障碍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四川西北部自然保护区毗邻社区旅游扶贫中的旅游开发定位、政府角色转变以及相应的执行机构与措施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评估是其实现长期有效管理与运营的关键。"品牌权益法"突出了旅游者对目的地品牌价值的贡献是一个简洁实用的品牌货币价值评估方法,其模型参数包括旅游者数量、旅游者的品牌权益、品牌持续年限以及贴现率。模型中的旅游者数量包括主动和非主动选择到访目的地的旅游者。与主动选择到访目的地旅游者相比,该目的地品牌的吸引价值对于非主动选择到访的旅游者来说较低,若不区分这部分非主动到访的旅游者,则会导致高估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风险,进而对其市场定位及发展方向产生误判。据此,我们引入了区分旅游者来源的参数di(即第i类收入水平的旅游者中,非主动选择到访目的地的旅游者数量占全部旅游者数量的比重)修正原模型,并对四川江油"李白故里"景区的实际调查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模型计算目的地的品牌价值更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模型的理论意义以及提升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