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打造灵活互动、友好开放的电网是我国智能电网的重点发展方向。该文首先阐述了在智能电网中配、用电通信网建设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广州电力通信网现状和当前热门通信技术,提出了以EPON为主导、多种通信方式为辅的广州电网配、用电通信混合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学术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反思,得出以下结论:应坚持国企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坚持国企红利全民分享有利于破解垄断难题,国企改革中应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关于股权属性与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流通性上,国外的研究则多从机构持股和管理层持股入手.关于股权集中度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国外研究观点尚未达成一致,有的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与股利分配负相关,也有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与股利分配正相关,还有研究认为二者呈"U"型关系.关于股权制衡度与股利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其他股东制衡作用有限,且倾向于与大股东联盟,利用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谋取私利.  相似文献   
4.
2014年,我国出台的《公允价值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层级作了明确划分,但对实务的指导尚不够明确具体.因此,有必要明确划分公允价值层级的必要性及其依据,了解国内外对公允价值层级的价值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现状,梳理和分析公允价值层级的应用和披露.这不仅有助于厘清学术界在公允价值层级问题上的研究思路,也有助于推动公允价值层级理论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微观基础.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入研究影响企业研发决策的关键因素显得极为重要.企业间研发竞合模式是产业组织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其核心认知是企业的研发决策被外界企业研发所带来的两种不同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与来源于产品市场竞争的偷生意效应)所影响.如何在实证中识别两种效应是一个难题.通过提出多维空间邻近概念,并基于Bloom et al.的思想,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两种效应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偷生意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均能显著促进本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与其他邻近模式相比,来源于地理邻近企业的知识溢出更能促进本企业研发;高技术企业的研发行为主要被偷生意效应所驱动,而非高技术企业的研发行为主要被知识溢出效应所驱动;两种效应对国有企业的研发决策均无显著影响;偷生意效应对东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企业的研发决策无显著影响,知识溢出表现为从发达地区溢出至欠发达地区的趋势.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现阶段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知识溢出门槛,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这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严晓玲 《价值工程》2010,29(33):192-192
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重新构建教学体系、选取并序化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运用VAR模型分析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的关系,并结合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探究了三者的因果关系、冲击影响和波动来源.研究表明,分税制改革对福建省的财政与经济有明显的负面作用,福建省财政收入增速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和主导的作用,现阶段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很小.政府需要用多种刺激政策齐头并进,引导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状况是关注热点.通过研究总结和分析深沪两市国有上市公司近十年股权结构特征和股利分配政策特点,结果显示:股权结构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股比例下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普遍较低,股权集中度有所下降但幅度较小,股权制衡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股利政策方面,不分红现象普遍存在,现金股利是最主要的分配方式,股利支付总体水平不稳定,股利分配缺乏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从生命周期假说出发,构建储蓄率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以及经济增长率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少儿抚养系数对福建省居民储蓄率存在负面影响,老年抚养系数对福建省居民储蓄率存在正面影响,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是阻止储蓄率的下降,而是抓住人口与经济发展机遇,以迎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