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简单的"均衡化"导致的恶性竞争,是一种以物格化取代人格化、以机械性取代人文性、以单维选择取代多样共生的无情绞杀。如果我们非要承认有所谓的"均衡化",那将来的教育必然是低水平、无生气、寡淡无趣的倒退。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来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成了不易的价值标杆,是衡量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性的主要参考。这一点在教育上,不但被代代承袭,甚至推而广之。比如,"教育均衡化"是时下的热门词,由此衍生的"领导讲话""验收检查""科研培训"等,早已不计其数,似乎有了它,教育就找到了某种护身符或遮羞布。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不但其指向正确,更因为有助于转嫁和缓解日趋紧张的教育矛盾而被人青睐,但我们不禁要问:一旦"均衡"了,教育真能天下大治?抑或,这只是闹剧一场?在杜威看来,教育缘于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