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甘肃省瓜州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运行中仍存在着发展规模小、运行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实力弱、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应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拓展合作领域、规模,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强化合作组织与成员整体素质培训等对策优化瓜州县合作组织发展环境,助推瓜州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以2009年数据为准,构建了甘肃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21个民族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与比较。结果表明,地处甘肃 河西的民族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地处甘肃中南部的民族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据此,提出促 进不同类别民族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畜牧业发展模式与优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畜牧业分为农区畜牧业与牧区半牧区畜牧业.据此,首先通过查找资料指出甘肃省农区畜牧业发展模式中有家庭分散小规模经营、家庭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畜牧业经营、生态畜牧业经营等10种模式,牧区半牧区畜牧业发展模式有传统放牧经营、依托放牧的产业化经营、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等6种模式.其次,介绍了16种模式各自的特点、效果及相关实例.最后,针对农区畜牧业中的家庭小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生态畜牧业经营与牧区半牧区中的产业化经营、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等主要畜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优化与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对促进兰州市农村在21世纪实现快速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背景,在总结兰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二十字方针,为兰州市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乔志霞  张艳荣  吴建平 《发展》2007,(12):68-69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为了解甘肃省当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联的问题,2007年3月,笔者走访了通渭、天水、清水等市县,利用参与式方法与农户、县乡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座谈,从而得到以下调查结果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是农业部门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对于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武威市凉州区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凉州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据此,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养殖环境,加快品种改良、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集约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扶持强劲企业、提高畜产品商品率,强化区域特色优势、推动产业升级等策略,以提升凉州区畜牧业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