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3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3.
研究美国新趋势的著名作家阿伯登和奈斯比特,在其合著新书《2000年大趋势》中,提出了一种引人瞩目的新动向,即在90年代家庭变化新趋势的基础上将会出现夫妻合办公司的新潮。7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一种家庭危机,80年代是只身奋战年代,而90年代将属于成双成对的家庭合作  相似文献   
4.
5.
熊维  余萍 《武汉金融》2003,(1):38-40
按照我国政府加入WTO关于金融业开放的承诺 ,2002年12月1日对武汉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这无疑给外资银行松了绑 ,在汉外资银行面临新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甚至挑战大于机遇。为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目前湖北省外资银行经营和发展中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密切关注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的新动向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积极探讨促进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余萍  崔德法 《理财》2003,(9):36-37
部门预算是公共预算编制的主要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我省在2000年开始部门预算的试点工作,2001年省直及部分地市实行部门预算,2002年在200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预算编制模式,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应了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但是,经过对近两年的审计发现,目前我省部门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部门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一)部门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追加和调整频繁,使预算流于形式,失去了预算的严肃性和…  相似文献   
7.
余萍 《理财》2003,(5):28-29
近两年来,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新的财政专用术语不断出现,为使大家能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笔者特将财政常用的一些术语加以介绍,供大家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作参考。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财政则是实现政府职能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故也被称为“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通常要负担三个方面的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个…  相似文献   
8.
企业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将会导致企业面临各种风险。本文分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中由于企业家个人因素,多元化进入方式,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性,产业因素,企业财务因素等导致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熊维  余萍 《武汉金融》2001,(3):55-56
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是是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子外汇与人民币资金的转换都要通过结售汇来实现,自银行结售汇制度实施以来,结售民为外汇指定银行的核心外汇业务和中央银行的重点监管内容。外汇局、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无论是在结售汇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正,还是业务操作检查以及统计报表的汇总分析、合规性检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几次重大的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如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允许中资企业保留限额外汇收入,严格区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结售汇等,对于强化结售汇管理,规范结售汇行为,促进售汇业务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汪祎  余萍 《黑河学刊》2008,(6):55-56
审美领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直接、整体的领会。被观照的审美客体首先应具有让人感悟的空间,并有能超越客体感性的人生哲理,审美主体随之进行有迁想的审美想象,再经过顿悟的过程达到妙得,从而在深层次领悟审美客体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