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夹锡钱     
在宋代货币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种“夹锡钱”。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钱?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关于夹锡钱产生的原因、铸行的情况、币材的成分以及流通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都很值得研究。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进行一番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夹锡钱产生的原因 夹锡钱初铸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直到重和年间仍在继续铸行。据《宋史·食货志·钱币》篇说,在宋代的各类金属货币中,“夹锡钱最后出,宋之钱法至是而坏”,可见这是一种劣币。宋徽宗为什么要铸造这种劣币呢?这还得从当时北宋政府的财政状况谈起。  相似文献   
2.
俞兆鹏 《杭州研究》2007,(2):80-84,105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爱国思想和忠贞气节,被后人称为“文山精神”。文山精神的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七个方面:法天不息的革新精神,反抗侵掠的爱国精神,关心百姓的爱民精神,敬老爱幼的孝慈精神,不慕官位的廉洁精神,重视教化的人文精神,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文山精神长期以来受到后人的敬仰,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弘扬文山精神在今天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