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新农业理论推进农贸发展近年来,我国农贸(农产品及加工品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从1980年的初级产品(绝大部分是农贸品)出口91.1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161.5亿美元,累计12年出口共达1057.4亿美元,年均出口总额占总出口的38.25%以上...  相似文献   
2.
实施内沿合资与中西部择优开发 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成效十分明显。但由于东、中西部引进外资的非均衡发展,客观上又拉大了内沿两地的差距。在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如何开发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资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内沿合资是改革开放的深化与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的重大举措。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加快了中国经济改革,也为本文提出内沿合资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以良好的启发。通过内沿合资,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金,进一步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从而使改革开放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为使中西部吸引…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 混业经营与监管难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11月4日,是美国金融史上也是国际金融史上一个重要日子,经过20多年的争论,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最终表决通过了以金融混业经营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院》,克林顿在11月12日正式签署了这一法案,使之成为新世纪到来之前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法律,《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结束了以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制订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基础的美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历史,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日本创建名牌的经验及借鉴浙江大学外贸学院俞剑平本文所论的名牌是指质量持续提高同时被消费者认可的优良产品。环视世界范围内创建名牌的实践,日本国的经验具有借鉴之处。一、全方位创建名牌1.名牌意识的培养。日本创建名牌不但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而取得显著成效,而...  相似文献   
5.
俞剑平  洪瑾 《商业研究》2002,(11):93-94
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的活动。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凭借因特网开展商务活动。由于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使税收工作错综复杂,再加上电子商务具有流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加大了税收的难度。在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以及如何征税等问题的研究是这几年正在关注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信息产品营销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由此形成的产品──信息产品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信息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行为特征,致使产品市场结构与传统比较出现新的转向。为此,有必要对其展开分析研究,这对制定合理科学的定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引用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 ,探讨一国在绿色贸易发展进程中应采用什么样的环境政策才能更有效地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显示 ,适度的政府政策的实施会有效地促使一国绿色贸易的快速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 ,探索适合中国绿色贸易发展的最优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讨论在绿色贸易范式下,一国政府如何选择最佳的补贴政策去推动本国绿色贸易发展的问题。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非绿色产品生产与贸易行为对传统的贸易理论提出饶有趣味而又有待创新与拓展的问题。一方面,补贴政策在各国经济政策中均占重要地位,各国都会不同程度地运用各种补贴形式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三国空间竞争模型,在绿色贸易范式下,分析政府实施补贴政策对国内外绿色产品FOB价格的影响,并提出发展绿色贸易的最佳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两岸出口产品“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峡两岸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台湾的边际产业渐渐转移大陆,真正实现了两岸之间的优势互补并取得双赢的举措,对两岸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实证与理论分析,不难看出两岸外销产品竞争是表象,互补是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