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30年以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正式拉开帷幕;30年以后,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运动影响中国社会之广泛性与深远性,甚至超出揭橥者之所料。由邹东涛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1——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称《改革报告》)一书,汇聚了当今中国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公社组织中同时存在表达性与现实性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形成的生产队产权制度在外部关系上未能保证生产队的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剩余索取权和支配权的有效实现,在内部关系上也存在代理人的激励不足与剩余控制权扩张之间的矛盾、集体产权的内排他性与公产成员福利索取行为之间的矛盾、集体产权与私人产权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并对相关行为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家选择实施一个较低的监督程度,优先考虑的是工业化租金问题,监督问题相对次要。社员是偷懒还是勤劳,取决于他们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村组整合条件下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地的多元主体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曾经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村组集体组织合并重组,使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目前,村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合村并组,小集体变大集体;土地股份化,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继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双放弃,村民变市民。所有权转移对集体组织和集体组织成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减少农地所有权变革的制度过剩供给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所有权转移的主体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