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结构是国家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宗族所有制三种形式并存。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私人所有制日益占统治地位。土地所有制产生自耕农,使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并存,土地私有成为土地买卖的根源。土地买卖在巩固地主经济统治地位的同时,也成为土地兼并的前提。小农经济的脆弱和不稳定使土地兼并成为可能,农业经济的产品单一造成的物价波动又加速了土地的兼并。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兼并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加剧了土地兼并活动的进行。土地兼并和地主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小农生产的有限稳定性,影响到封建社会的安定。历史…  相似文献   
2.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 ,养育着几亿农业人口。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 ,由于采用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 ,国家对农业经济一直是廉价索取 ,以农补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 ,在产品剪刀差的条件下 ,农业的积累难以达到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在历史和现实双重原因的作用下 ,农业人口越来越多 ,加上国家在人口流动问题上采取禁锢措施 ,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单一、手段落后、资源有限 ,使农业人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包袱。改革开放后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实施 ,农村经济有了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