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安全化困境所导致的“偏执”与“回避”是指在安全化过程中安全行为体在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困难选择,导致其片面固执于一个选项,而有意回避另一种可能。采用类型化和阶段化的研究方法对安全化困境的形成机理进行考察,发现安全化困境在不同阶段呈现出适当性、互动性和导向性三种差异化特征,并由此导致国际安全中的“偏执”与“回避”行为。在安全化启动阶段,安全化施动者往往执迷于将所有公共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或拒绝将理应安全化的议题安全化。在安全化互动阶段,安全化施动者执着追求安全化的实施目标,回避良性互动的理性决策。在安全化导向阶段,安全化施动者虽致力于去安全化或“安全常态化”,却逃避“不安全常态化”的负外部性。安全化困境的形成及国际安全中“偏执”与“回避”行为的生成机理和条件可以在国际安全中有关典型案例中得到验证。辨明安全化困境的类型及其生成机理与条件,有助于反向消除安全化困境,从而有效抑制“偏执”与“回避”的安全化行为,最终成功实现安全化。  相似文献   
2.
战略自主性是指在不对称同盟中盟国能够违背主导国的意愿,甚至抵抗其施压,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问题上自主做出战略选择。冷战时期,在东西方阵营中都曾出现过一些相对弱势的盟国顶住主导国压力追求战略自主性的现象。与同盟主导国目标分歧的兼容性和体系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一国将战略自主性从偏好转化为行为的两个核心变量。当目标分歧属于不可兼容型时,为防止遭受损失,盟国倾向于承担风险,其追求战略自主性的可能性较高;当目标分歧属于可兼容型时,为获取更多利益,盟国倾向于规避风险,其追求战略自主性的可能性较低。但当体系环境发生变化时,盟国为了抓住机会窗口,可能宁愿承担较高风险也要谋求战略自主性。通过比较冷战时期的美法关系和苏波关系,可以检验盟国的战略自主性从偏好到行为的转化条件及机制。上述发现不仅有助于利用美国盟国的战略自主性选择以牵制和分化美国同盟体系,也为中国管理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