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一、当前厦门市经济运行情况 1995年以来,围绕抑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适当从紧”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国民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厦门市的经济运行质量也有一定提高,在物价逐步回落的同时保持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平稳增长。1~9月份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29.6%,第三产业增长18.3%,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比较理想。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如下: 1、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1995年以来,中央政府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厦门市结合抑制通货膨胀,增加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地方财政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和各级财政支农支出均比去年同期增长2陪左右,有力地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肉、禽、蛋、菜、水果,水产全面增产,尽管粮、油、糖播种面积略有下降,全市农业产值仍增长3.4%。农村乡镇企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9月份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53.7%,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长86.4%。  相似文献   
2.
3.
<正> 一、关于1996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奔小康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今年来,厦门市农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市各级财政计划投入农业生产资金近1.1亿元,其中市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4993万元,比去年增长15%,市预算内农业基建投入1100万元,增长10%。 (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产销衔接趋向好转 今年来,全市工业生产外部保障条件逐步趋于好转,特别是电力、能源、交通等外部生产条件比去年有一定的改善,促使市工业持续增长。1~10月,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6.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75%,比去年同期增长26.9%。产销衔接继续好转,1~10月工业品产销率达95.6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8个百分点。“三资”工业仍然是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1~10月,全市“三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36.06亿元,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  相似文献   
4.
<正>一、1994年厦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平稳增长。工业生产自年初以来均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三资”企业依然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其增加产值占全市的90%以上;农业生产粮、油、糖种植面积减少,预计全年总产分别下降6.7%、3.8%和13.5%,蔬菜、水果种植面积扩大,生猪饲养滑坡,家禽饲养增长较快,水产业略有增长;零售商业市场稳中趋旺,1~11月累计增长31.0%。全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预计达到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6%,相当于1988年的增长幅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快速增长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11月完成15亿元,增长51.4%,预计全年增长45.6%。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 一、厦门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现状十几年来,厦门市遵照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宗旨,根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指导思想,突出对台战略地位,从各个层面大力开展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努力为推进统一进程作贡献.总的来说,厦门对台交往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台商投资数量较多,台资企业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94年底,全市共引进台资1111项,协议投资23.96亿美元;台资项目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32项,最大项目达2.7亿美元;台湾“百家大企业”已有13家在厦投资;台资企业到资率和开工率较高,累计分别近50%和过60%,80%的企业在厦买地自盖厂房,作长期投资打算;台商投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获准进入厦门高科技园区的项目有22项,全市申报专利的台资项目有130多项.目前,台资企业年产值占全市总产值近40%,产品出口占厦门地产品出口的50%,提供的各项税收约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年付出的工资约占全市职工工资总额的30%.台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