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管 《上海改革》1993,(11):43-43
有位厂长向我叹苦经,说:现在厂长难当工作非常紧张,不但要“换脑筋”,还要天天“动脑筋”……确实,如今的厂长已经不能再“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笃笃定定地过日子面对市场大海,不动脑筋是不行的了。  相似文献   
2.
吴管 《上海改革》1995,(5):45-45
新就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不久前在回答一位记者提问时,说了三个“不”字——不偷懒、不耍滑、不谋私。这话在上海东方电台播出后,许多听众都喷喷赞好、点头称是。这三个“不”,说得很通俗,但内涵却十分丰富而深刻。它既包括了勤政、廉政的内容,又表达了诚实做人、踏实干事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3.
吴管 《上海改革》1997,(1):41-41
报纸上有幅漫画。画的是一只母鸡在宣告它的“承诺”:一,下蛋无棱角;二,保证有蛋清、蛋黄……。显然,此画是讽刺那些追时髦、赶浪头,把承诺当流行歌曲随口哼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吴管 《上海改革》1994,(11):45-45
“包装”一词,原来是指用纸、塑料、玻璃等材料将商品包装于内的,以往,有人批评我们的出口商品是“一等质量、二等包装”,以致只能卖“三等价格”。这是吃了不重视“包装”的亏,现已引起重视,加以改进。但现在又有一些人在追求“一等包装”的时候,却又忽视了“一等质量”,有人甚至利令智昏,采用精美包装诱人,来推销为劣产品,那就该“打”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