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给游客提供独特、新奇的旅游体验,而且有利于农村的生产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有利于调整乡村的经济结构,有利于营造文明乡风,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金溪县浒湾镇疏山村、李家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对旅游产业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下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推动低碳经济下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不仅能带动上游的绿色生产也将拉动下游的绿色消费,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两个误区,分别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措施,实现低碳经济下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地王"频发的一年,土地价格惊心动魄地上扬,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贵"的非正常现象。"招拍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配置,是实现土地价值的良好途径,但其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的模式及"价高者得"的特点,同时也会推高地价,对价格机制产生破坏,造成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本文从介绍城市土地配置方式的转变入手,基于土地价格机制理论分析了"招拍挂"与地价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良"招拍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对农户“福祉水平—生态依赖”耦合的关系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其影响的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差异。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体系和半参数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和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均对农户实现“高福祉—低依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江汉平原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促使“高福祉—低依赖”的实现概率高出地方政府主导模式17.5%,武陵山区这一概率则高出21.7%;(3)与武陵山区同一土地整治模式相比,江汉平原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可促使“低福祉—低依赖”的实现概率降低10.5%,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可促使“低福祉—高依赖”的实现概率降低25.3%。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对农户“福祉水平—生态依赖”耦合关系的影响受到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基于系统论的“要素—结构—功能”逻辑,揭示农户视角下土地综合整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探索新时代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新路径。研究方法:SBM-Undesirable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综合整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2)土地综合整治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农户类型和地貌类型差异,适度规模农户显著优于小规模农户,平原地区显著优于丘陵地区。研究结论:土地综合整治应在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战略指导下,遵循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治理逻辑,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对小规模农户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走好差异化、特色化、生态化农业发展道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耕”基。  相似文献   
6.
构建“权属调整—农地细碎化—农业生产效率”的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武陵山区的483份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重差分模型揭示不同整治模式下权属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探求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结果表明:权属调整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下权属调整治理农地细碎化更为有效,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也更为明显;与丘陵山地相比,平原地区更有利于大规模实施权属调整,实现农地集中连片经营,更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应充分发挥权属调整在治理农地细碎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并结合自然禀赋特征,因地制宜开展权属调整工作,全面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基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对于保证整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足迹将人类消耗加以量化,并和区域土地的承载力进行对比,来判断研究区域的土地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状况。为了全面分析抚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运用改进的"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针对抚州市的具体情况,对抚州市生态足迹进行计量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抚州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析“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的完善和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拍挂取代协议出让,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进步。这种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优点是高效、低成本,缺点是无形之手往往容易失灵。所以说,对招拍挂进行完善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招拍挂制度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了招拍挂制度的弊端,最后从供地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出让管理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赞誉其公正、公平、透明,到成为高地价的幕后推手,“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遇。“招拍挂”取代“协议”出让,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进步,这种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优点是高效、低成本,但缺点是“无形之手”往往容易“失灵”。所以说对“招拍挂”进行完善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招拍挂”制度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了“招拍挂”制度的弊端,最后从供地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出让管理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揭示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效应,探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的新路径。方法 文章构建“土地整治—农地细碎化—农户生态生产行为”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咸丰县、宣恩县483份农户调查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 (1)土地整治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与机械发展,有效降低农户单位面积化肥、农药的投入,有助于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2)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土地整治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关联,更有利于改善农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促进效果也更为明显。结论 应将农地细碎化治理作为土地整治的核心内容,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分担意识,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