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1.
姬永莲 《发展》2008,(10):33-33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横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个气候带,既有季风气候区,又有干旱气候区和高寒气候区,主要以内陆干旱、半干旱为主。土地资源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至735毫米之间,大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和东南部地区。无霜期一般为48—228天。光热资源充足,75%以上的地区全年日照超过2500小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甘肃部分县乡村紧紧围绕"畜牧业大省""奶业强县"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把奶业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初步实现了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探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人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100个村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正在全面实施并总结经验,以便下一步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姬永莲  吴丽岗 《发展》2009,(7):54-54
一、发展循环农业是甘肃省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影响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河西灌区、沿黄地区和陇东干旱农业区,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引起了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导致了粮食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农膜的大量使用致使土壤中地膜的残留量增加,造成蔬菜等农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5.
姬永莲  吴丽岗 《发展》2009,(6):39-39
甘肃省是一个产杂粮、杂豆的大省。其主要情况如下: 一、生产现状 (一)豆类。全省豆类播种面积227.93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1.2%,总产量36.76万吨。其中主要是蚕豆、扁豆、芸豆和豌豆。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下发,拉开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各省、市、县乃至乡镇都制定了抓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作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和借鉴来自国外有益的经验将有助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韩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国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的自主意识,激发和提高农民的原创力,这是新农村成功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姬永莲 《发展》2007,(4):51-5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培育新农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甘肃奶业生产现状、甘肃奶业加工现状、甘肃奶业发展的总体评价、甘肃奶业发展中的差距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甘肃奶业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段淇斌  姬永莲  冯强  张凡华  吴丽岗 《发展》2010,(12):100-101
一、定西市生物发酵床养猪现状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干旱半干旱区,全市辖6县1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小麦、豆类、玉米、马铃薯、糜谷、胡麻等,其它作物有蔬菜和青饲草,是全省马铃薯、胡麻、豆类的主要产区之一,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县(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