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五”到“九五”计划的15年中,黄河流域共建设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1365座,总库容13.77亿m^3,总投资95.3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拦沙淤地效益。但是,在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较多,据2001年106座在建工程统计,有44座(共中有22座未开工)淤地坝有设计变更问题,占已开工项目的52.4%。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是业主对设计工作重视不够,工程技术与经济分析分离,设计质量不高,对工程造价工程重视不够。在今后工作中应重视设计工作,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推行限额设计,推广淤地坝标准设计,促进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已经成为新行政执法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执法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它还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在当前,我国的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却面临着诸多困境,面对这些原因和现状,文章经过分析并结合执法实践经验,基于城乡规划管理执法的自身实际和职能,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促进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执法的可行性对策,既能有效地解决城乡规划管理执法的实际问题,又能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整洁、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进展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也有水力、风力、重力产生的变化。同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成为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障碍。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生存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无论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角度考虑,还是从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8年以后,如何解决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经济发展问题及黄河减沙的角度来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该区的生态建设已势在必行。根据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生态恢复学和土壤侵蚀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性,探讨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实施、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的编制完成以及市级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大队的组建,山西省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多元利益主体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为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带来了新课题,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翻建建筑物、构筑物、广告、各类工程管线和其他工程设计的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出现新难题,如何遏制违法建设,破解规划管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文章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宣传教育、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武钢氧气公司20世纪70年代从林德公司引进的四台10000m^3/h制氧机,其空分液氧吸附器排液管直接与法兰盘焊接,通过螺栓与塔壁形成固定联接。如图1上半部分所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乡村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和村庄建设滞后的问题逐渐暴露并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分析山西乡村布局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省市农村布局和建设经验,提出了一些针对山西省特有省情民情的山西乡村空间重构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及其系统性全球公认,特别是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良好实施效果,可资借鉴。一、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1.适时制定与调整产业政策。日本产业政策大致以10年为一个周期。每个阶段以某些产业为重点,制定或是振兴、或是结构调整、或是鼓励退出的不同产业政策。通过政策调  相似文献   
10.
宋慧斌 《经济师》2008,(3):260-26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国家环境保护法出台以来。山西省陆续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山西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情况很不尽如人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而强化法律责任则是破解环保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