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以及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引起不稳定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由于公允价值引起的不稳定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显然,资产的计税基础是税法允许未来抵税的资产价值,即未来不需要纳税的资产价值。可用以下公式表示:“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成本-以前或现在已税前列支的金额”。具体确认资产计税基础时,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一是资产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果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不需纳税,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虽然规定了资产减值的范围及判断减值迹象的标准,但在具体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中有部分内容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如果企业利用准则存在的灵活性和准则给予的判断余地,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任意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以达到控制会计利润的目的,导致利用资产减值处理调控利润仍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一是集中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为了制造扭亏为盈的假象,在某一特定年度集中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当年虚亏,从而能够为下一年的虚增利润做好铺垫。二是需要增加利润的年度转回减值准备。企业为了达到控制会计利润的目的,将以前年度集中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需要增加利润的年度转回以实现“扭亏为盈”。三是不计提或少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为了粉饰经营成果,对于资产减值准备不计提或少计提,从而虚增当年会计利润。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防范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控利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得到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然而,会计电算化又如某些新事物那样“让人欢喜认人忧”。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带来的变革让人“喜”的是,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工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众所周...  相似文献   
5.
巫美云 《中国市场》2008,(22):76-77
公允价值计量是现代财务会计最富挑战性的一个领域。从2007年1月1日开始,中国所有的上市公司开始采用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企业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基本趋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大量使用公允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运用的具体体现,然后从企业、报表使用者和行业及监管角度指出公允价值的应用给我们所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