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不同产业间相互交叉、渗透现象层出不穷。而随着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我国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融合(如旅游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出现了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以及旅游产业内部不同业态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现象(如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的融合、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百货零售业发展出现了大型化、集团化、多元化等一些新的特点,但也暴露出规模不经济、商品结构老化、经营成本高等问题。百货业面对零售新业态的挑战,必须在调整商品结构。经营定住、连锁经营、现代技术、经营特色等方面进行战略重组。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在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符合上市条件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快了上市步伐,自从1993年锦江投资在上交所上市以来,截止到2011年,国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旅游公司已有35家。虽然旅游上市公司的规模有了一定发展,但是旅游板块在上市公司中的表现却并不理想,与整个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出现背离。与其他行业相比,无论是总资产收益率,还是净利润或平均  相似文献   
4.
日本零售自有品牌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综合超市的势力扩张而出现,至今经历了三次热潮.日本自有品牌从最初廉价低质形象,逐步向高性价比、实用性、个性化发展,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发展自有品牌已成为日本零售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自有品牌商品的品质管理、开发机制、促销模式、包装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值得中国零售企业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对辽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辽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满林 《经济师》2003,(3):224-224,226
辽宁的传统产业振兴在于创新 ,而路径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创新能否取得新突破。创新应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管理创新为重点。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明确方向 ,加强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倡导新的设计方式。而管理创新除了强化日常管理外 ,要积极推进现代组织设计 ,推广现代管理方式 ,采用现代信息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8.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相似文献   
9.
东北区域集群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集群在传统产业(如意大利)和高科技产业(如美国硅谷)中的上佳表现,以及我国的江苏、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等等,使人们相信集群是促进生产力进步和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建构新经济的有效手段。由于区域是创新网络的空间载体,区域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区域集群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全球化经济中,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国际竞争依靠的是企业和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张满林 《商业研究》2001,(11):173-174
当前,农村零售市场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服务方式及商品经营结构的设计上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影响了农村市场的启动.为此,优化农村零售市场的商品结构,有针对性地调整商品结构以适应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是农村流通业开拓农村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农村商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