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其政党观在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坚持了无产阶级的群众观,又蕴含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持续改进的理念。以此出发,当前我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所在,是我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改善党群关系的根本方法以及提升党员素质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在我党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逐步形成了三大作风思想,即理论联系实践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促进了我党的作风建设,更对新时期开展党风建设工作、加强党风教育、弘扬廉洁正气具有重要意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毛泽东三大作风思想的当代实践,它将毛泽东三大作风思想贯彻其中,使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深化。我们应当做到:以树立人民主体意识为前提,提高办事效率和群众工作能力;以解决“四风”问题为重点,提高党员的自身修养;以加强监督为保障力,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邓小平前瞻性地认识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并深刻认识到工农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邓小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启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核心,增加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互动并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其中.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最明显的继承在于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制度理论,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制度理论的深化认识以及经济制度建设的多方面协调两个主要方面。反思我国新时期经济制度的建设,认为应当科学认识生产力与基本经济制度的辩证关系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合理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