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转轨经济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步入转轨经济时期 ,政府角色的转换、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及金融、会计制度的变革等都构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由于存在制度的政治契约和特殊的公司约束机制 ,再加之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及注册会计师的无效监督 ,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强有力的支持等因素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天然的外部环境 ,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动机 ,如报酬契约动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配股动机、防亏或扭亏动机以及保牌动机、银行借款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市场动机、税收动机。本文试图研究这些动机  相似文献   
2.
正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要实现技术创新,却需要各创新主体发挥各自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进一步凸显,金融在整个产学研体系中担当的服务者角色和发挥的"推进器"作用日益显著。有了金融的介入,才能更好地使产学研的合作项目顺利进行直至成功。金融作为桥梁和纽带,能够把政策、产业、学校、研究机构、金融、应用各方资源聚集起来,  相似文献   
3.
4.
<正> 一 经济市场化变革中的金融再定位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亦即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加速经济增长、培育市场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进程,同时更是一个金融深化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体系要成长发展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要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头产业”和枢纽系统,既主导着整个经济运行中有序框架的形成,又支配着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金市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