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运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ASB公开征求资产减值准则修订意见为进一步改进《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质量,增强可操作性,近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建议,不论是否有迹象表明其可能发生减值,具有无限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都应在年度报告期末,以可收回金额计量;对于在年度报告期末仍未投入使用的无形资产,也应以可收回金额计量,不论是否有迹象表明其可能发生减值。对于商誉减值测试的时间,企业应每年测试企业合并中所获得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不论是否有迹象表明其可能发生减值。企业可在年度报告期间内的任何时间,对商誉分摊于其上…  相似文献   
2.
保险风险管理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风险管理之对策无为风险管理涉及保险经营的方方面面,必须标本兼治。(一)理顺产权关系,划小核算单位,建立四级法人体制。当前,人保公司的重要任务就是按照中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借鉴国际上大型企业集团分级管理、分级经营的经验,彻底改变现...  相似文献   
3.
6月8日,在京三十多名历史学、经济史学、农史学和现代农学的研究者会集在一起,对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近代史所,经济所、工经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博物馆、农业部、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以及历史研究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其中既有老一辈知名学者,也有学术界的新秀。讨论会是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组织的。  相似文献   
4.
5.
总论     
有夫经济史理论和方法本年度,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吴承明的(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书中收录了作者1986-1995年论文19篇,分三组:关于经济史理论和方法6篇,关于中国近化问题7篇,关于市场问题6篇。其中虽有对具体问题的论述,总的讲是围绕着经济史理论和方法这个中心展开的。作者主张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广收博采古今外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尤其重视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的作用。作者强调任何伟大的经济史理论在历史长河中都会变成一种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最高层次的、世界观意义上的方法,但仍然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教条。这一…  相似文献   
6.
7.
总论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文革结束后曾经经历过一个备受人们重视的黄金时期 ,2 0世纪 80年代中晚期以后经济史热降温 ,一些学者的兴趣转移到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去 ,但到了新旧世纪之交 ,经济史坛又呈现出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一是人们探索经济史学理论方法和中国经济史重大理论问题的热情在增长 ,经济史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和新的生长点 ,研究在深入 ;二是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以后 ,一批重要的成果相继问世。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 《中国经济史研究》99 2设有“经济史学方法论笔谈”专栏 ,刊登了 1998年 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历史所、世界…  相似文献   
8.
1993年中国经济史研究发展不大平衡。从不同领域或年代发表论著数量看,或增或减;从论著的质量看,有精有粗。但总的来看,还是好年成。近些年来,有些同志对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经济史学科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表示担忧,现在看来,经济史学科继续在发展,主流是健康的。这一年来的经济史研究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例如,长期以来以断代研究为主的局面有所改变,专业史、区域史的论著数量增多,而且两者往往相互结合,突破断代的范围,反映一些学者中出现缩小研究范围、拉长研究时段的选题倾向。我国近代化的道路,传统经济与近代化的关系,引起人们的进一步关注。经济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受到重视,对国外有关理论方法的评介渐起热潮。尽管多数论著没有脱离传统领域和传统方法的范围,但也有不少同志进行新领域的开拓和新方法的探索。所有这些趋势,应该说都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9.
1994年度中国经济史论著,无论数量或质量,大抵不下于往年。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从研究领域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传统热门课题论著减少,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区域史、民族史与民族交往史等逐渐成为新的热点;从研究时段看,虽然仍以断代史的论著为主,但总论性和跨代研究明显增多。兹把后者简介如下: 社会经济形态 中外比较研究 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发表了三篇文章:田昌五/破除中国历史东方类型说,振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苏凤捷/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学说和魏特夫对  相似文献   
10.
从本年度发表的中国经济史论著看,商品经济与市场问题、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地区经济史问题是研究的热点,财政金融史方面也有重要收获,利用地下出土的新资料和有关档案资料研究经济史,也更加受到重视。下面是有关总论和跨代研究的简介。 经济史理论与方法 这方面文章不多,最可注意的是吴承明继其一系列关于经济史理论与方法问题论文后,又推出了《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一文,指出经济史研究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一切经济学理论,包括作为最高层次指导的历史唯物主义都应视为方法论。经济史研究对经济学理论的选用,应视研究课题的适用性和史料的可能性而定,主要是启发性的,而非实证性的。经济史对于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