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罗蒂认为,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认识论为核心的"镜式哲学",其基本特征都是把人心看作一面能反映外界实在的镜子,知识就是心灵反映实在所获得的准确表象。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镜式哲学"的经典模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原理——康德的先验哲学;20世纪出现的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则分别以"语言分析"和"本质"的镜子取代心灵的镜子去再现经验世界。罗蒂批判了这一自柏拉图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同而也批判了这个传统所具有的表象主义、本质主义和二元主义,即基础主义。  相似文献   
2.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是一种无本质、无中心、无根基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反基础主义,即哲学不再充当文化之王,由大写的哲学转变为小写的哲学;在后哲学文化中,哲学必须实现从认识论到解释学、从系统哲学到教化哲学和从正常话语到反常话语的三个转向,才能树立起新的形象;后哲学文化实质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和文化观;哲学必须摆脱传统的科学思维模式,融进文化之中并充当文化批评者的角色才能得以再生。  相似文献   
3.
孤独的个体之人是祁克果宗教生存哲学的全部出发点;真理意味着价值与个体息息相关,“真理即主观性”:“存在”包括人的自我参与、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三个环节;宗教信仰纯粹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非群体性的行为;人的生存境遇面临着三种最基本的选择,即“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个层面,人最终只能在宗教层面即上帝那里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