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而在此之前的2004年5月1日欧盟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充,十个中东欧国家加入了欧盟。欧盟东扩进程中的这十二个国家中六个国家是原社会主义国家,而其他六个国家相对于大部分原欧盟国家而言也都是低收入国家。本文检验了这十二个国家从申请、谈判、准备到最后加入欧盟十几年的时间内新老成员国之间是否存在趋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第二次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引起了经济学家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浓厚兴趣,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理论也是曾出不穷。纵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有关经济效应的分析理论主要集中于其对成员国和区外国家以及世界福利的影响,包括20世纪60年代Viner的关税同盟理论、80年代初Krugman等人的修正理论以及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区域主义理论。此外还包括凝聚与趋同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对跨国公司影响的分析理论等。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一项经济合作以及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这是中国第一次承诺与其他国家,而且是一个包括10个国家的区域组织达成自由贸易安排。可以说这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无论对中国、对东盟还是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中国和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中有利和不利因素,展望前景,将有利于我们加深认识,有效地推…  相似文献   
4.
最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的关系.传统理论预期优惠贸易协定的成立将根据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区位和专业化模式,融合了新贸易理论和传统区位理论的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区位.实证分析研究得最多的是欧盟,对南南型合作组织的研究仍然较少.由于采用的数据以及分析方法差别很大以及国家经济千差万别.实证分析的结论有些与理论预期一致,也有与理论大相径庭,甚至矛盾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李欣红 《物流科技》2013,(11):46-49
宁波市在2006年至2011年间物流业与商贸业都获得了与GDP相近的增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是宁波市商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以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低端业务为主;从联动模式来看,批发企业以外包为主,大型零售企业以自营物流为主,中小型零售企业则以供应商物流为主,与物流业联动有限.导致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不足主要因为产业联动的政府政策不完善、物流商贸联动机制不足、宁波市目前提供高端业务的物流企业不多等等.因此需要积极发展多种物流模式,如联盟或者共同配送;加强和改善商贸物流双业联动的政策扶持和商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欣红 《黑河学刊》2010,(3):110-111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岗位。班主任老师应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对于薄弱的特点,凭借爱心、细心、耐心及善于与学生交心,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出具有竞争创新能力、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废弃物贸易或直接将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而且,我国在对外开放初期买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给我国环境保护增加了压力。本文认为环境成本外部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尽量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以及环境规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以降低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离不开国际环境的支持,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一国国内投资的重要来源,对外贸易也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通常经济发展也较快。近年来,开放状态下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关于FDI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综述,并试图找出以后要进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的双边贸易进行了验证。分析认为两国GDP、人均GDP、是否是APEC成员国、自然距离等因素对中国双边贸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总解释力为75%。模拟结果对中国发展双边贸易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强化积极因素,包括双方的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和某些制度安排等;转化消极因素:加强发展与邻国的边境贸易,并不断降低与他国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0.
李欣红 《改革与开放》2006,(4):22-22,I0001
<正> 本文将在分析新区域主义的主要观点以及欧盟东扩中体现的新区域主义的基础上,尝试着对我国的区域合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一、新区域主义的主要思想"新区域主义"这一术语由诺曼·帕尔默最早提出,是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的区域合作的新浪潮,此前的区域合作相应被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