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简述历史因素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影响,简介自然因素导致的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稀疏,气温连续上升,湖水位持续下降,湖水含盐度、矿化度不断增加,湖水碱性程度不断增加,湖底沉积物增多,鸟岛成为半岛致使鸟类大量迁徙,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沙尘暴灾害加剧,湖区周边地区沙化面积扩大。指出,人类活动又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开荒毁林、植被退化,草场退化、牲畜超载,农田质量下降、土地盐渍化,水质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湟鱼资源日渐枯竭,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以及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系统论述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联系青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依靠有能力的领导者去引导和组织,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重视农村妇女教育和培训,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各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和一股可持续发展新生力量.它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从青海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青海的文化事业,在一次又一次的强势打造中,正在西部高地上快速崛起。但是。农牧区的发展与城乡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农牧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牧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我们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十二五”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有效的文化服务渠道,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让更多的主流的健康的文化深入、影响到青海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间.使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及客观的思维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11月25日至26日,全省文化改革大会召开,它是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举措。它清晰地描绘了青海文化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对于我们立足青海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不断推进青海文化改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介的极速发展和网民队伍的迅猛扩大,昭示出我国广大民众对于公共事务有着积极参与和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倾向。关注网络媒介.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热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和加强网络编辑专业化教育已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